生活在别处

生活在别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1929— )

享誉世界的小说家、文学评论家。1929年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1975年起定居于法国。著有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身份》《无知》《庆祝无意义》、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随笔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相遇》、戏剧《雅克和他的主人》等总共十六部作品。1973年获美第奇外国小说奖,1985年获耶路撒冷文学奖,2001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2020年获卡夫卡国际文学奖。

出版者:
作者:米兰·昆德拉
出品人:
页数:425
译者:袁筱一
出版时间:2022-9
价格:75.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89801
丛书系列:米兰·昆德拉作品系列(2022版)
图书标签: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 读懂米兰·昆德拉的青春之书

★ 一部追梦之书,一场追寻自我的旅程

★ 生命就是一种梦,想要找到真实生活的通行证

《生活在别处》是米兰·昆德拉的小说代表作,曾获美第奇奖。”生活在别处”是法国诗人兰波的一句名言,在一个充满憧憬的年轻人眼里,真正的生活不在身边,而永远在别处。本书主人公雅罗米尔就是其中的一员,他在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中长大,敏感、柔弱、羞怯,母亲照料他的一切,永远把他当孩子对待。对他来说,脱离母亲的管辖,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生活。“生活在别处”成了他的成长信条。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逃离母爱 看《生活在别处》,看雅罗米尔几乎是病态地逃离母爱,觉得真象我。以己推人,暗自揣测当下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与独生子女的逃离宠爱脱不开干系吧。 因为母亲的爱,自小就从穿衣戴帽中体现出来,那份被母爱浸泡过的精致笼罩在孩子的整个世界,即使到了15、6岁,即使到...  

评分

当雅罗米尔在自己的房间里面想象自己那欲罢不能的爱情而感到自己正在经历荒漠似的下午,我突然感觉到,我或者说我们也同样面对过许许多多这样的下午。谁说青春是丰富多彩的,正如昆德拉所描述的那样,一个下午能带给一个年轻人什么,面对生活中的一大主题“爱情”而无能为力...  

评分

有人问,你什么时候离开呀?我突然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颗等待离开的心。 我们来到一个地方,却随时会离开,没有谁会长驻某处,所以当同学和我说,她打算在新的单位一直一直呆下去,在我听来仿佛是在和自己做一个不确定的约定。 我们遇见一些人,对方也随时可能转身走开,不...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明明只看书名就击中了心的书,却偏偏要再打开看一看。所谓文学书写,就是要把几句话能说明白的故事展开去,细致到父母辈的细节,细致到反复无常折磨得人无法安宁的纠结。说到底,展现人学才是文学的本职。哪个心思细腻敏感的人小时候没想要当个诗人呢?主角比我幸运,到了青年时期仍然没有放弃身为一个诗人的人格,并在这汪洋大海一般的世界上奋力挣扎泅浮着。

评分

昆德拉选中的观看之道。语言和结构精妙却不晦涩,个人感觉《生活在别处》属于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以及实验性三个维度上把握得很均衡,同时相对容易理解却可能随着认知的增长或者说变化可以解读出多种层次,含义的一部作品。因此,虽然故事并不复杂,背景也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读者市场上,半个世纪后仍旧有着其特有的生命力。

评分

一个永恒少年的性幻想,以及虚伪脆弱的崇高感,描写很到位,心有戚戚焉

评分

雅罗米尔而言究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墙上的标语冷冰冰的,生活在别处,真实的生活在别处。眼下是什么?欺骗吧?弗洛伊德式的情感,母亲的占有,儿子的懦弱,思想的侵略,最终导致了生活的夭折!

评分

昆德拉今年又没有诺奖,但好像大家也不在意了,读一本他的书,感觉确实是文艺青年的最爱,不仅是遣词造句,还有故事表达的内核,对生活不满,我们要在别处实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