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利维娅·莱恩(Olivia Laing)
备受赞誉的作家、评论家,曾任英国《观察家报》图书版副主编,撰写的文章多见于《观察家报》《卫报》等主流媒体。
她还是2011年麦克道尔奖得主,曾获得英国艺术委员会、作者基金会,以及2014年艾克尔斯基金会作家驻英大使馆的奖励。
她已出版的著作包括《孤独的城市》和《沿河行》等,前者被《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权威媒体重磅推荐,后者被《独立报》《金融时报》等多家媒体选为年度好书,并入围翁达杰文学奖、多尔曼年度旅游书奖短名单。
☆《纽约时报》2014年值得关注的100本书
☆《时代周刊》年度十大非虚构类文学作品
=======================================
美酒之于作家,是对抗人生愁苦的良方,还是逃避现实的借口?
沿6位文豪的足迹,赴一场跨越北美大陆的文学之旅,书写文人与酒的不解之缘。
菲茨杰拉德 | 海明威 | 约翰·契弗 | 田纳西·威廉斯| 雷蒙德·卡佛 | 约翰·贝里曼
“回声泉”是一个酒柜的绰号。对于不同的人,其象征意义却完全不同……
【名人、媒体推荐】
阅读的过程就像是我一直在和一位睿智的朋友交谈。我在试图弄清楚奥利维娅·莱恩到底是如何把我吸引进来的,因为我自己几乎不喝酒,对她所描述的那群作家也没有特别的感情。她的语言很优美,博学又亲切,她能像唤起风景一样优雅地唤起一种精神状态。
——希拉里·曼特尔,布克奖得主,著有《狼厅》《提堂》
以优雅的风格将非虚构叙事、旅行写作、文学批评和一点回忆录结合在一起。作者对看到的风景、无意中听到的对话和遇到的人的描述都在闪闪发光。
——《新闻日报》
这本书的美妙之处,不仅在于作者诗情画意的语言、丰富的意象力,以及她在旅行途中探索的主题引发出的文学典故,还在于她与更广阔的文学图景之间的有趣联系。
——《独立报》
【内容简介】
《回声泉之旅》讲述了六位文人与酒的故事: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作者踏上旅途,实地探访酒鬼作家们的足迹,经过纽约、新奥尔良和基韦斯特,再到安吉利斯港,带我们探寻在这六位作家传奇的一生中,酒与灵感的密切关系。
回声泉,美好的名字,即是酒柜的绰号,也是一种信仰,希望一切归于寂静和欢愉。“回声泉之旅”,也是“酗酒者之旅”。 酗酒并不是作家群体独有的现象,作者之所以想通过作家群体来揭示酗酒对人的伤害,是因为酗酒的作家们出于职业特点,将酗酒者遭受的各种苦难和折磨付诸...
评分奥利维亚·莱恩在《回声泉之旅》中说,“回声泉”这个词来自于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的剧本《热铁皮屋顶上的猫》,回声泉,是一个酒柜的绰号,因为里面装的波旁酒的牌子是因“回声泉”而得名。 她以“酒”这个独特视角入手,来写美国文坛六位巨擘欧内斯特·海明威、斯科...
评分文人与酒永远是个有趣的话题。笔下的文字和瓶中的美酒,都是逃离现实世界的梯子,而两者的碰撞又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作家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带着一连串问题——作家为什么酗酒,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嗜酒如命的生活,酒精又给他们的作品造成了什么影响——探访...
评分文/吴情 中国文化中有所谓“酒局”(通常与“饭局”联系在一起,毕竟不能单纯只喝酒、不吃饭),觥筹交错之间,一桩桩生意便已告达成。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酒则在文学殿堂中占一席之地。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两男两女在饭桌上谈天说地,几...
评分跟着莱恩去旅行,寻找酒和美国文人的故事 ——评《回声泉之旅:文人与酒的爱恨情仇》/By Rene-summer 家人聚餐、朋友聚会以及商务宴请,酒桌上总少不了酒。酒桌上好办事,然而酒喝多了却是各种窘相倍出,这就是我们国人的常态。国人如此,国外如何呢?奥利...
《孤独的城市》《沿河行》《回声泉之旅》,终于把作者的三本书收齐了。装帧大爱。
评分《孤独的城市》《沿河行》《回声泉之旅》,终于把作者的三本书收齐了。装帧大爱。
评分.看过奥利维娅·莱恩写的《沿河行》和《孤独的城市》,尤其是后者,非常好看,装帧形式也很文艺。看到这个系列出了《回声泉之旅》,毫不犹豫,立刻收入囊中。
评分.看过奥利维娅·莱恩写的《沿河行》和《孤独的城市》,尤其是后者,非常好看,装帧形式也很文艺。看到这个系列出了《回声泉之旅》,毫不犹豫,立刻收入囊中。
评分作者将旅行写作、文学评论和一点回忆录巧妙地融合到一起,追寻美国文学版图中六位酒鬼的足迹,探寻酒精之于他们的意义,读来酣畅淋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