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
作者:任士英
出品人:华章同人
页数:380
译者:
出版时间:2024-3
价格:75.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229182427
丛书系列:新史学丛书
图书标签:
  • 唐朝史
  • 玄宗
  • 肃宗
  • 中枢政局
  • 政治史
  • 历史研究
  • 唐代政治
  • 权力斗争
  • 藩镇
  • 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宰相对太子的态度为何由拥戴变为倾覆?

★ 唐玄宗何以在马嵬之变后仍能平安入蜀?

★ 从制度变迁探究唐朝中枢政局演进

★ 考释玄宗朝宰相与太子相争的真相

★ 揭示大唐国势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

本书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政治演进,另辟蹊径探究唐玄宗、唐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通过考察中书令(首席宰相)与太子在皇权政治下的政治配置关系及其变化,详致论述了玄宗、肃宗朝政治制度变化与中枢政局演进的互动关系。

作品视角独特、观点鲜明,不囿于对当时人事纷争或历史事件表象的考察,深入考释了玄宗朝宰相与太子相争的真相,犀利揭示出大唐国势由盛转衰的深层原因。

名家评价:

这是一本经过作者长期积累、认真思考,在广泛搜集史料和认真汲取学术界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经过严密考证、细致分析、深入研究而写成的,具有颇高的理论价值和可读性的优秀学术著作,对帮助广大读者了解唐代历史和推动唐史研究水平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著名历史学家 吴宗国

作者简介

任士英,1966年生,山东莘县人。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曾任犯罪学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研究领域为政治制度、政治人物、宫廷政治与国家安全及警学理论、警察史。著有《正说唐朝二十一帝》《隋唐帝国政治体制》《幕后帝妃》《唐肃宗评传》《盛唐气象》《宫廷政治史话》《后妃当国》《唐代玄宗肃宗之际的中枢政局》等。主编《中华大典·经济思想分典》《学苑春秋》《新时期公安工作规律性研究》《犯罪学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等。

目录信息

第一篇 引 论 001
一 本课题研究的学术背景与学术依据 001
二 本课题研究的视角与出发点 008
三 问题的提出 011
第二篇 唐玄宗时期中枢政局变动的起点——以开元时期太子的废立为考察中心 016
一 唐玄宗立李瑛为太子时政局的一般状况 016
二 宫城布局的变化与太子不居东宫之局面的形成:李瑛被废前皇太子地位变化的一般情形 023
三 李瑛被废前后唐玄宗朝中枢政局:对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以及对宰相集团政治态度的试探 046
(一)唐玄宗何时动念废储 048
(二)“此陛下家事”索解 051
(三)李瑛被废之“恶迹”考索 053
(四)中书令地位的变化与太子的废立 056
(五)从张九龄到李林甫:论中书令人选的更替兼论“文学吏治之争” 070
(六)唐玄宗“何以舍寿王瑁而立肃宗”索解 085
第三篇 天宝初年的中枢政局——以宰相与太子的矛盾斗争为考察中心 104
一 天宝五六载唐朝中枢政局内的几次案狱述略 105
(一)韦坚、皇甫惟明之狱 106
(二)杜有邻、柳勣之狱 111
(三)王忠嗣之狱 114
(四)小结 130
二 天宝年间李林甫为首的宰相集团倾动太子原因试探 132
(一)“自以始谋不佐皇太子”并非正解 132
(二)中书令政治人格的变化:从李林甫与杨国忠的职衔分析入手 135
(三)小结 154
第四篇 中枢政治配置关系的变化与非实体化东宫体制的形成 156
一 宰相(中书令)与太子之间政治配置关系的变化 156
(一)唐初宰相兼领宫臣职衔的状况 157
(二)赞辅“两宫”的权力配置 162
二 东宫体制实体化的消失与非实体化东宫体制在天宝年间的形成 172
(一)《唐六典》《通典》等与《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所载东宫官职掌的不同 172
(二)天宝年间东宫官设置与职掌的变化 183
(三)小结 210
第五篇 唐玄宗天宝末年的中枢政局
—以安史之乱中宰相与太子的矛盾斗争为考察中心 215
一 皇太子监国风波 216
二 哥舒翰受命统兵之身份辨析 224
三 天宝中枢政局决定下的潼关战局 232
四 马嵬之变 240
(一)兵变的幕后策划人是谁 241
(二)太子兵变为什么能够成功 244
(三)唐玄宗何以在兵变后仍能平安入蜀 248
五 小结 250
第六篇 唐肃宗时期的中枢政局——以唐肃宗的政治地位及其与唐玄宗的关系为考察中心 252
一 小 引:《肃宗即位赦》引出的话题 253
二 灵武即位之初唐肃宗的政治地位 257
(一)唐玄宗“传位”之事辨析 257
(二)唐肃宗即位之初的朝廷体制:天宝东宫体制的衍生物 268
三 唐肃宗时期中央政治的二元格局:皇帝与太上皇的关系 276
(一)二元格局的形成 277
(二)二元格局的内涵 286
(三)二元格局下的肃宗朝政治 294
(四)二元格局的解体 303
(五)小结 307
征引文献书目 309
附 录 论隋唐皇权 321
初版后记 355
新印赘语 博士论文应做有“结论”的研究 360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从玄宗时代起,太子的地位急剧下降,以致出现非实体化东宫的体制,这一时期,宰相更倾向于事务性的工作并且权势极大,故而宰相与太子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肃宗李亨继“三庶之祸”后成为太子,但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玄宗从巩固自身权势的角度出发,仲裁太子与宰相的争斗。...

评分

提到中国历史,盛唐必然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一段时间。可就是在盛唐却发生了中国战争史中最为惨烈的安史之乱,盛唐也自此由盛转衰。这就不禁让我们好奇,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怎么会让国家有着如此巨大的转变,而他又要为唐朝政治的衰退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当然回答如此深远而巨...  

评分

提到中国历史,盛唐必然是我们最为关注的一段时间。可就是在盛唐却发生了中国战争史中最为惨烈的安史之乱,盛唐也自此由盛转衰。这就不禁让我们好奇,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怎么会让国家有着如此巨大的转变,而他又要为唐朝政治的衰退承担怎样的责任呢? 当然回答如此深远而巨...  

评分

从玄宗时代起,太子的地位急剧下降,以致出现非实体化东宫的体制,这一时期,宰相更倾向于事务性的工作并且权势极大,故而宰相与太子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肃宗李亨继“三庶之祸”后成为太子,但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玄宗从巩固自身权势的角度出发,仲裁太子与宰相的争斗。...

评分

从玄宗时代起,太子的地位急剧下降,以致出现非实体化东宫的体制,这一时期,宰相更倾向于事务性的工作并且权势极大,故而宰相与太子的利益冲突不可避免。 肃宗李亨继“三庶之祸”后成为太子,但一直处于风雨飘摇中,玄宗从巩固自身权势的角度出发,仲裁太子与宰相的争斗。...

用户评价

评分

皇权扩张,体制变化,中书首相不对太子负责,只需对皇帝负责,首相太子相斗。

评分

作者的这样一种从中枢政治权力斗争的视角进行的历史梳理,给我们开启了一种别样的认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对于唐朝的那段历史有着更深的理解,也回答了很多历史上让我们困惑的问题。 而这本书更是在唐朝历史研究领域有着独创性的影响,所以它无论是对于史学研究者还是仅仅满足我们普通读者的好奇心,都是有着阅读价值的。而且作者这本书的创作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读起来并并不困难,虽然它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但却可以让我们当成通俗读物来阅读,可谓是对我们普通读者最为友好的严肃历史著作了。

评分

真乃吼啊!

评分

皇权扩张,体制变化,中书首相不对太子负责,只需对皇帝负责,首相太子相斗。

评分

作者的这样一种从中枢政治权力斗争的视角进行的历史梳理,给我们开启了一种别样的认知,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对于唐朝的那段历史有着更深的理解,也回答了很多历史上让我们困惑的问题。 而这本书更是在唐朝历史研究领域有着独创性的影响,所以它无论是对于史学研究者还是仅仅满足我们普通读者的好奇心,都是有着阅读价值的。而且作者这本书的创作条理清晰,有理有据,读起来并并不困难,虽然它是一部严肃的史学著作,但却可以让我们当成通俗读物来阅读,可谓是对我们普通读者最为友好的严肃历史著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