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秋,张爱玲先到台湾,再访香港。这段游记张爱玲于1963年写成英文本A Return To The Frontier,80年代又以中文重写出《重访边城》,是张爱玲生平唯一描写台湾的文章。台湾和香港,在张爱玲眼中皆属悬在大陆边上的“边城”,而与中国大陆一水之隔的台湾又和同内地接壤的香港风格完全不同。透过她的犀利之笔,我们看到了现今台湾早已忘却的文化特质,以及旧时香港色香味俱全的市民生活。
昨天路上难得清静,我一路走着晃荡到北站家乐福,还开着。我在二楼的书报亭买了张爱玲的《重访边城》,和去年在大陆文学界掀起死水微澜的《小团圆》一样,都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的,作为张爱玲全集中的一种。 今天下午找到1963年的英文版,对照阅读。 既然克里斯蒂娃...
评分 评分宋以朗先生将张爱玲的遗稿出版了,我觉得张爱玲不是卡夫卡。卡夫卡的遗稿可以另这个世界疯狂地爱上卡夫卡遗稿,但张爱玲的遗稿我却始终觉得没有这样的魅力。 《小团圆》的零散在《重返边城》一样存在,总的来说,《重返边城》不算是一本书,而更像是,一本混乱的杂稿。 还是从...
评分一气儿读完她的《重访边城》,像《谈看书》的感觉,散散的,没什么主题结构的划分,想到哪写到哪,素材多得不得了。读起来也不隔,有人说她后期的作品好,比如《同学少年都不贱》和《小团圆》,两者文风像,可我一直没觉得她早期和后期有什么大不同。《重访边城》也不似新出土...
评分目不暇给追《小团圆》书评,是以才晓得张爱玲还写过一篇“边城”,忍了好些天,差台湾网站一并买来。封页紫蓝底子,散花碎叶,倒像副旧时桌布,晚上凑到灯下看,才发现“张爱玲”三个大字原来浮在布面上,大概是她手迹的莹润版,不禁失笑,这张设计,倒可充作眼科用的色弱测试...
书商之痒
评分较之《流言》 学术感稍重
评分书商之痒
评分这本书对张迷来讲是鸡肋
评分没有小说中的巧心安排,却直抒心胸,不拐弯抹角。旁征博引,言辞犀利,个人饮食爱好,照片回顾,和别人打笔仗,最真实的张爱玲。里面好多句子读到都或是感动,或是欢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