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七)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402
译者:
出版时间:2009-12
价格:31.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2195
丛书系列:钱穆作品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钱穆 
  • 国学 
  • 学术 
  • 历史 
  • 现代新儒家 
  • 明代 
  • 钱穆作品系列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7)》内容简介:《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共三编八册,汇集了作者六十年来讨论中国历代学术思想而未收入各专著的单篇散论,为作者1976一1979年时自编。上编(一一二册)自上古至先秦,中编(三一四册)自两汉至隋唐五代,下编(五一八册)自两宋迄晚清民国。全书探源溯流,阐幽发微,颇多学术创辟,系统而真切地勾勒了中国几千年学术思想之脉络全景。

本册专论明代之理学思想,以阳明学为中心。全书始于朱子学在明初之流衍的考察,其次则对程敏政和罗整庵两位重要的朱学传宗发微探幽,洞察到理学自身的发展及由理学向心学转变的迹象。阳明学及王门后学为《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7)》的核心,作者对王阳明“心学”思想的形成、衍变及其内在矛盾都有很独到的辩析;对王学的流变,尤其是以王龙溪和罗念庵为代表的浙中和江右王门思想之歧异也有很中肯的论述。而对晚明以顾宪成、高攀龙为代表的东林党人力避王门后学之流弊,倡导由王返朱,高扬实学和事功也做了极有价值的分疏。

全书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及其思想为纬,提要勾玄地梳理了明代思想变化的脉络。编末附《朱子学流衍韩国考》一文,详论韩国理学重镇李退溪、李栗谷、宋尤庵、韩南塘四人,以见出宋明理学对韩国以及周边国家广泛而深入的影响。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挑有关王阳明几篇看的,晕乎乎。不过感觉曾经谈明清情色小说,如果从王阳明良知说的矛盾处(公私、善恶)来谈,会高大上很多。当然也不知道对钱穆谈的王阳明良知说理解多少误解多少。

评分

钱穆思想史论丛卷七,主要是明代思想史的部分,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为研朱余沈的文章,主要有明初朱子学衍流考、读陈篁墩文集、罗整庵学述以及朱子学衍流韩国考;其它的为阳明学及其批判。值得重视的是,本书中阳明学的数篇论文如阳明良知学述评、读阳明传习录、略论王学流变等,可以与阳明学述要相互参考。

评分

挑有关王阳明几篇看的,晕乎乎。不过感觉曾经谈明清情色小说,如果从王阳明良知说的矛盾处(公私、善恶)来谈,会高大上很多。当然也不知道对钱穆谈的王阳明良知说理解多少误解多少。

评分

读毕钱穆《阳明学述要》《论语新解》《宋明理学概述》《中国思想史》等书后,顿觉此书气象万千,快意十足。此书虽是明代儒学论文集,但编次颇有章法,不啻一完整著作,与今之学者胡乱捆扎论文集不同。先论明初朱学发展,以吴胡曹薛罗为主剖析源流,关注程敏政论述朱子晚年之先功;次论阳明学之脉络,细读文本,察其流变;又论晚明学人之回应,以陈建三袁顾高刘等为例讨论;最后概述宋明理学之异同关联,可谓结论,明白通透;末尾置朝鲜朱子学一文,为明代儒学扩展至周边的附论。此书实因作者读古书对黄宗羲有疑而发,对《明儒学案》之偏颇多有揭发指斥,发明不少,作者提出“读古人书,既当分别而求,又贵能会通而观”,倘非真儒和真读书人,钱氏断不能臧否先贤得失,更难“六十年来,迭经丧乱,二古人书本,迄未放弃”。故目今之学者,大多耳食之徒也。

评分

读毕钱穆《阳明学述要》《论语新解》《宋明理学概述》《中国思想史》等书后,顿觉此书气象万千,快意十足。此书虽是明代儒学论文集,但编次颇有章法,不啻一完整著作,与今之学者胡乱捆扎论文集不同。先论明初朱学发展,以吴胡曹薛罗为主剖析源流,关注程敏政论述朱子晚年之先功;次论阳明学之脉络,细读文本,察其流变;又论晚明学人之回应,以陈建三袁顾高刘等为例讨论;最后概述宋明理学之异同关联,可谓结论,明白通透;末尾置朝鲜朱子学一文,为明代儒学扩展至周边的附论。此书实因作者读古书对黄宗羲有疑而发,对《明儒学案》之偏颇多有揭发指斥,发明不少,作者提出“读古人书,既当分别而求,又贵能会通而观”,倘非真儒和真读书人,钱氏断不能臧否先贤得失,更难“六十年来,迭经丧乱,二古人书本,迄未放弃”。故目今之学者,大多耳食之徒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