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明代的社会与国家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简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英国牛津大学邵氏汉学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圣约翰学院院长。有著作十余种,其中已译为中文出版的有《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中国与历史资本主义:汉学知识的系谱学》、《民族的构建:亚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认同》。

译者简介

陈时龙 1977年出生,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明代思想文化史,著有《明代中晚期讲学运动(1522—1626)》、《正说明朝十六帝》(合著)等。

出版者:黄山书社
作者:[加拿大] 卜正民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327
译者:陈时龙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3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806302453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卜正民作品
图书标签:
  • 历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卜正民 
  • 明史 
  • 明朝 
  • 海外汉学 
  • 明清史 
  • 社会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明朝(1368-1644)是一个商业扩张、文化革新的时代,它因此也形成了延续至今天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本卓尔不群的著作中,一位杰出的中国史研究学者重新省视了国家、社会之间的关系。与之前学术界总是强调国家具有强大的支配力不同,作者认为,正是社会领域内对商业关系、社会网络中发生的巨大变化所作的极端反应,才导出了明朝稳定而动态的国家体制。这本充满想象力的学术反思之作,相信能使那些对中国发展感兴趣的学者及青年们有所获益。

国家在明代的发展是超前的,而在亚欧大陆的另一端,中世纪晚期欧洲的国家形成却是断断续续的、不平衡的;中国与欧洲绝对主义国家形成的特征,要求我们有一种相对的观点,因为即使过程也会有所不同;中国国家超前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社会力量限制国家发展为绝对权威的顽强的能力,然而这种能力却没能建立起能够迫使国家重新协定其权威的社团结构。

——卜正民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应该能联想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强国家,弱社会”,“没有宪制意义上的国家”,对此卜正民做出了相当激烈的批评。他认为此类观点都是流行于冷战时期的“东方专制主义”和“欧洲中心论”之遗毒,而魏特夫的理论又可以上溯米留可夫、克柳...  

评分

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应该能联想到这样的评价:“中国古代没有社会”,“强国家,弱社会”,“没有宪制意义上的国家”,对此卜正民做出了相当激烈的批评。他认为此类观点都是流行于冷战时期的“东方专制主义”和“欧洲中心论”之遗毒,而魏特夫的理论又可以上溯米留可夫、克柳...  

评分

评分

因课程原因只细读了第二章《叶春及的方志图》,其文主要叙述了明中叶士人叶春及在任福建泉州府惠安县知县时组织编写了一本基于实际统计数据的《惠安政书》,其中的数幅地图因与当时绝大多数方志的会意式、不讲求精确的地图大相径庭而显示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只因想找史料细读...  

用户评价

评分

参考书 忘得差不多

评分

还是改成四星吧……

评分

讲了一通大道理:明代国家控制力很强,但社会的决定权也是很重要的。内容拉拉杂杂不知道在讲什么,没找到什么能摘抄的。从出版看图书封禁是个挺有意思的视角。“感谢马克塞尔登,他帮我发现了这些论文隐含的结集成书的可能”,服。另外,翻译水平也是够差的。

评分

很多问题浅尝辄止

评分

国家对地方管控程度:*北方水稻、地图、藏书楼、书籍审查*、度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