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梅尔•卡达莱(1936-),阿尔巴尼亚当代最著名的作家和诗人,1936年出生于阿尔巴尼亚南部山城吉诺卡斯特,曾先后在地拉那大学和高尔基世界文学学院学习深造。1954年,他以诗集《青春的热忱》初登文坛,随后转向小说的创作。评论家称其小说“其诗意的散文和叙事的灵巧,堪称 炉火纯青”。2005年卡达莱击败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君特•格拉斯、纳吉布•马哈福兹、大江健三郎四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和世界级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麦克尤恩、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等,加冕首届国际布克奖的桂冠。
《梦幻宫殿》作者将小说的背景虚构在19世纪的阿尔巴尼亚,当时阿尔巴尼亚还处在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主人公马克-阿莱姆在梦幻宫殿(睡眠与梦境管理局)工作,梦幻宫殿每天的主要工作是收集、分类、分析成千上万个梦境,以便了解人民的所思所想,帮助国家或君主免于灾难。在他有权的叔叔的帮助下,马克-阿莱姆在梦幻宫殿云直上。但是,有一次在破解一个意义重大的政治性梦境时他出了差错,结果给自己和国家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
书名不错,吸引人。我起初设想,这或许是一部浪漫幻想主义的小说。书不厚,很轻,然读完却颇感沉重。现在,我更愿意赋予它“超现实主义”的定义。犀利的文笔和观点隐藏在荒诞而又天马行空的字里行间,值得品读。 人生如梦,是千百年来颠覆不破的真理,也是文学创作中最...
评分极权政治,专制体制,在作家笔下有许多体现.大到控制一个国家的政权,小到查清你昨晚做了个什么样的梦. 这就是梦幻宫殿的职责所在,为帝国查清并分析任何一个可能"怀有重大意义"的梦. 好吧,暂不提这项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这个想法还真是相当符合"专制"的牌子.但也并不无道理,...
评分 评分提到阿尔巴尼亚,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过来的人都知道,它曾经是一个与我们走得很近的国家,近到虽然相距遥远,但毛泽东会用王勃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盛赞它;记得当时贴在它头上的标签还有“欧洲的一盏社会主义明灯”、“山鹰之国”等等。当中国拉开改革开放的大...
评分坏的小说是相似的,好的小说却各有不同。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好不好?当然好。可是不少年轻人都读不下去,为什么?我想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代入感不强(浓厚的宗教色彩、难以分辨的诸多长人名),另一个就是篇幅太长。 我给这本阿尔巴尼亚小说打四颗星,它全然...
都是文员 难道大多都是如此?
评分我认为这本书比不上腰封上所鼓吹的那么深刻,但是作为一本好书已经绰绰有余。
评分马克·阿莱姆假如说以前是生活在某些东西之间的缝隙里的话,那他还拥有起码的时间和空虚的自由,而一旦进入黑暗,就不可能再脱身回去。独裁专制的政权你总是可以猜想,但无法描述,比喻它是一个纯黑的宇宙吧,那么梦幻宫殿就像宇宙里的黑洞——比宇宙更黑。但更让人绝望的是,这种超黑也是宇宙的一部分。对梦幻宫殿的描写让我想起K进之不去的城堡,权力通过建筑的迷宫形式展现在个人面前,那种宏大无边的压抑感是自然界的建筑不能带来的,因为自然对个人的威压还容易转嫁到别人的身上,而由人自己建立的复杂权力工具(或者说机器)会让你毫无希望、孤独致死。梦幻宫殿给人带来的感觉,就像是老大哥在城堡里看着你一样。我想,卡达莱和奥威尔一样,都感受到了卡夫卡所感受到那些东西,只不过每个人伸出匕首刺中的目标不同罢了。
评分看了他的两本,这两本书的核心都有一个荒诞而诗意的设定:卡努法典或梦幻宫殿。我感觉他的小说写的不是人,也不是情节,就是这个设定。另外他的文字很漂亮。没什么情节,但就那么点情节,他可以安排得很稳妥,毫无痕迹。
评分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比《鞑靼人沙漠》差远了,甚至都比不上作者的另一本小说《破碎的四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