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翎,浙江温州人。1983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外文系。1986年赴加拿大留学,分别在加拿大的卡尔加利大学及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获得英国文学硕士和听力康复学硕士。现定居于多伦多市,在一家医院的听力诊所任主管听力康复师。
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在海外写作发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金山》、《邮购新娘》(台湾版名《温州女人》)、《交错的彼岸》、《望月》(海外版名《上海小姐》)、中短篇小说集《雁过藻溪》、《盲约》、《尘世》等。曾获第七届十月文学奖(2000),第二届世界华文文学优秀散文奖(2003),首届加拿大袁惠松文学奖(2005),第四届人民文学奖(2006),第八届十月文学奖(2007),《中篇小说选刊》双年度优秀小说奖(2008)。小说多次入选各式转载本和年度精选本。其中篇小说《羊》、《雁过藻溪》和《余震》分别进入中国小说学会2003年度,2005年度和2007年度排行榜。
《余震》主要内容包括:那咚咚的鼓点一声比一声强劲地撞击在他的耳膜上,撞得耳膜千疮百孔。耳膜终于全线决堤,鼓声如黑风恶浪般哗地涌入血液,翻搅得他全身生疼,步履踉跄。那鼓声覆盖了所有的尘世街音,那鼓声叫他的心膨胀了许多倍,如气球一路升到喉咙口,卡住了,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来,他的呼吸就突然失去了节奏。
日前读了张翎的《余震》。小说与电影《唐山大地震》相距甚远,但核心都在。小说的调子很灰,其中一段我个人认为写的很好,记录于此,与诸位分享。 “天灾来临的时候,人是彼此相容的,因为天灾平等地击倒了每一个人。人们倒下去的方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可是天灾过去之后,每...
评分若不是冯导拍《唐山大地震》,我不会知道张翎,也不会费尽周折把《余震》找来看。 这是一个好的题材,但绝对不是一篇好的小说。 大灾难。。母亲的选择。。被救后的人生路。。那扇推不开的窗。。 却莫名其妙插入继父的性侵,使整个故事大打折扣~~ 大题材,复杂的背景,采用...
评分张翎的《余震》: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 “那些关于劫难的记忆当时击中了我,我特别不能忍受的是那些失去父母的幸存孤儿,他们在文章的结尾被简单概括为‘后来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者‘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和‘后来建立了幸福的家庭’这样的表述。” ——张翎 2006年7月28...
评分读完《余震》,心里是有郁结未解的,虽然结尾已见曙光。 若说小说和电影的不同,抛开情节不谈,整个作品的调性就恰恰相反。电影是放的,所有情绪推到极致,大悲大喜翻天覆地地爆发;而小说是收的,该哭该笑该愤怒该欣慰的地方都隐忍不发,正如那隔着无数层砸下来的巨锤,不见...
评分转自《华商晨报》记者 杨东城 畅谈电影:关于表演 徐帆在戏里爆发力很强 华商晨报:《唐山大地震》有30多处催泪点,是部需要观众自备纸巾的电影,小说是否有同样效果? 张翎:我写《余震》时,从没想过“催泪”的目的。整个过程是一种欲哭无泪的伤痛,真正流泪只有一...
不得不说电影和小说都不够丰满~疼痛总是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
评分电影里的人物更饱满。
评分我完全是在看热闹。结尾有点仓促,也许是我思维定势了。
评分余震,余震
评分万登,与二十四万人死于唐山大地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