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之间。《朝霞》分为五卷,每卷分为长短不同的节,少只有一两行,多则一两页,甚至偶尔长达三页以上。该书比较详细的部分,特别是前三卷,有点像随笔式的短文(essayistischer Kurzform),其思想素描与其说是巨细无遗的不如说是钩玄提要的。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特别是在第四卷中,每段要更短一些,带有圣经经文(Textes)的思想风格。寥寥几个句子甚至单独一个句子构成浓缩的和凝练的格言,好像压缩甚至过度压缩的短文(Kurzessay)。
神之于尼采,是个性神,野蛮自愎且残忍 尼采反对拉斐尔将人分为三等:无望的痛苦者,混乱的梦想家与超世间的迷狂者。 道德意识与因果联系(科学的)意识的此消彼长,习俗的没落,视结果为追加也是习俗的力量 思想之人的起源—人类蒙昧时代均有悲观的思想,并按悲观看法实现。但...
评分是药三分毒,连续大量的读尼采的著作非但对人的思想消化力是一种考验,更重要的是会使人的思维愈加的不能见容于身边的人以及世俗的标准。这有时候固然意味着格外的优异,然而更多的时候则是不必要的扭曲与偏执,进而带来无尽之苦恼。 然则,这世界还远远未到致臻完美之...
评分【按语:《朝霞: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Daybreak: thoughts on the prejudice of morality,1881)》中有强烈的启蒙旨趣,这是尼采中期作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在“前言”中,尼采论断说道德是比逻辑更根本更深刻的东西,(在加上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摧毁),其反形而上学品质清晰...
评分神之于尼采,是个性神,野蛮自愎且残忍 尼采反对拉斐尔将人分为三等:无望的痛苦者,混乱的梦想家与超世间的迷狂者。 道德意识与因果联系(科学的)意识的此消彼长,习俗的没落,视结果为追加也是习俗的力量 思想之人的起源—人类蒙昧时代均有悲观的思想,并按悲观看法实现。但...
评分【按语:《朝霞:关于道德偏见的思考(Daybreak: thoughts on the prejudice of morality,1881)》中有强烈的启蒙旨趣,这是尼采中期作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在“前言”中,尼采论断说道德是比逻辑更根本更深刻的东西,(在加上尼采对传统道德的摧毁),其反形而上学品质清晰...
结尾把an der Unendlichkeit zu scheitern[失落于无垠之境]翻译成“葬身在茫茫的海上”,读来活像汤里掉了颗老鼠屎。
评分格言集。
评分思想转型之作
评分说一个人是否有思想,是要以尼采为标准的。虽然我依然觉得他不够清晰~
评分尼采从这部著作开始转向一个令人“难以面对”的问题:道德的批判。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向来感到难以自由地提出和发表自己的论断,然而尼采以其敏锐的、“现象学的”洞察力、锋芒毕露的批判精神和一种难得的冷静,对道德、人际关系、文化等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讨论,后世的许多成果从根基上都源出于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