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竟无佛学文选

欧阳竟无佛学文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武汉大学出版社
作者:欧阳竟无
出品人:
页数:384
译者:
出版时间:2009-6
价格:44.0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307063815
丛书系列:20世纪佛学经典文库
图书标签:
  • 佛学
  • 欧阳竟无
  • 佛教
  • 唯识
  • 宗教
  • 计划
  • 学习
  • 大先生
  • 欧阳竟无
  • 佛学
  • 文选
  • 宋代
  • 哲学
  • 思想
  • 文化
  • 古典文献
  • 中国哲学
  • 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欧阳竟无佛学文选》主要讲述了:佛教自传人中国,至今2000余年,作为制度化的宗教,在组织上蓬勃发展,在思想理论上的诠释也层出不穷;尤其自宋以下,佛教文化的渗透无所不在。思想家游走儒、释之间,士大夫玩习庄、禅,风流余泽,丰富了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虽然,佛教作为一种制度化的宗教,同样需要坚固信仰,以凝结教团而求其发展,觉悟的追求异化为对十方诸佛的顶礼膜拜,而求福田和瑞应;但是,佛教毕竟以“觉悟”为终极追求,表现了高度理性思辨的哲学特征。初传与鼎盛时期,中国思想家也多在佛门,至少同佛门有着割不断的思想上的纠葛;西行求法,也不同于基督、伊斯兰教礼拜耶路撒冷、麦加,而在于学问。正因为如此,近代思想家一再强调, “佛教乃智信而非迷信”,佛教思想的广泛渗透也导致其自身由缁衣而流人居士长者之间,至20世纪,以科学理性为显著学术特征的知识分子,公然与往圣大德同气相求,而研究佛学。他们弄潮涛头,以“为往圣继绝学”为使命,以科学和理性的学术精神,考校史迹,辨析源流,厘正文献,梳寻义理,“同情理解,广搜精求”,续佛慧命。显而易见,近百年的佛教研究,是建立在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基础上的现代科学和现代文明,佛教哲学、史学、文学、艺术等也就堂而皇之登上“赛先生”的讲台,作为系统的学术思想也在百年的科学领域焕发异彩。

这是佛教文化理性的百年,是佛学科学研究的百年!

本次编校,收录欧阳竟无先生相关佛学著述五十二篇,编为“法教抉择”、“经论发微”、“孔佛会通”、“论学书札”、“师友述记”五部分。

《欧阳竟无佛学文选》收录著作,均据金陵刻经处之《欧阳竟无先生内外学》、支那内学院院刊《内学》等原版校勘,勘定原版之误者,酌加校注。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1 法教抉择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
附:佛法为今时所必需
以俗说真:佛之佛法谈
支那内学院研究会开会辞
法相大学特科开学讲演
今日之佛法研究
谈内学研究
唯识抉择谈
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君书
心学大意
《内学》序
辨方便与僧制
辨虚妄分别
辨二谛三性
附:解惑四则
辨唯识法相
附:解惑二则
支那内学院院训释
2 经论发微
《瑜伽师地论》叙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叙
《大般涅槃经》叙
《维摩诘所说经》叙
《心经》读
《藏要》第一辑叙
《藏要》第二辑叙
赠友《藏要》
支那内学院经版图书展览缘起
《经论断章读》叙
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
得初刻南藏记
精刻大藏经缘起
《瑜伽法相辞典》序
3 孔佛会通
《中庸》传
《论语十一篇读》叙
《孟子十篇读》叙
《中庸读》叙
《大学王注读》叙
附:读《大学》十义
《孟子课》叙
《论语课》叙
《毛诗课》叙
孔佛
孔佛概论之概论
夏声说
4 论学书札
与章行严书
霜陈伯严书
覆魏斯逸书
答熊子真书
与陶闽士书(四则)
覆张溥泉书
覆欧阳浚明书
答陈真如书(二则)
与李正刚书
覆梅撷芸书(七则)
覆蒙文通书
5 师友述记
杨仁山居士传
散原居士事略
编校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以下四者,为欧阳竟无先生之论,末学加以整理微言,与各位有缘分享。算是一篇报告文学了。 【前言】欧阳竟无,早岁刻苦自学,博览诸子百家,甲午战时,感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后师从杨仁山,归信佛教,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 【引...

评分

以下四者,为欧阳竟无先生之论,末学加以整理微言,与各位有缘分享。算是一篇报告文学了。 【前言】欧阳竟无,早岁刻苦自学,博览诸子百家,甲午战时,感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后师从杨仁山,归信佛教,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 【引...

评分

以下四者,为欧阳竟无先生之论,末学加以整理微言,与各位有缘分享。算是一篇报告文学了。 【前言】欧阳竟无,早岁刻苦自学,博览诸子百家,甲午战时,感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后师从杨仁山,归信佛教,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 【引...

评分

以下四者,为欧阳竟无先生之论,末学加以整理微言,与各位有缘分享。算是一篇报告文学了。 【前言】欧阳竟无,早岁刻苦自学,博览诸子百家,甲午战时,感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后师从杨仁山,归信佛教,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 【引...

评分

以下四者,为欧阳竟无先生之论,末学加以整理微言,与各位有缘分享。算是一篇报告文学了。 【前言】欧阳竟无,早岁刻苦自学,博览诸子百家,甲午战时,感杂学无济于国事,乃专治义理之学,欲以之挽救时弊,后师从杨仁山,归信佛教,自云学佛与他人异,每于悲愤而后有学。 【引...

用户评价

评分

大国学基金会于2010年6月16日捐赠

评分

醍醐灌顶,先生之后,还有唯识可学乎

评分

醍醐灌顶,先生之后,还有唯识可学乎

评分

醍醐灌顶,先生之后,还有唯识可学乎

评分

唯识宗,严谨而略显学究了,读起来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