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沿海城市骤然脱离了陆地,在海上越漂越远,成为一座浮城。面对突如其来的“世界末日”,人们手足无措。为了抵抗无数的海鸥,占据浮城,大家倾巢出动,尽管死伤无数,最终却保住了自己的“根据地”。事后,众人变得近乎疯狂,彼此之间相互猜疑,为了延续自己的生命,不惜残害同胞、杀人抢劫以夺取救生圈、水源和食物。当眼前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绝望的人们选择跳海结束自己的生命。只有那些依然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的人们,继续随浮城漫无目的地漂浮。最终,浮城载着这些“执着”的人们,消失在大海深处。作者通过描述浮城中发生的各种事件,揭露了现世人生的悲剧,批判了人性的自私、贪婪与残暴。
《浮城》这部作品犹可感受到梁晓声本人的内在精神品格的提炼与追求、脉搏的热烈跳动,这时的梁晓声运用寓言式的描写对社会及人性的丑恶进行无情的剖析,表现出了冷峻的创作风格。
一般不读荒诞小说的,因为朋友送了这么厚厚一本就看了看。作者的基调一定是悲观的,但看完丝毫不心塞,因为也许现实永远比小说残酷的多吧。 就像少年派,1942,当人被逼到绝境的时候什么事都干的出来。真到了利益冲突的关键时刻,所有平时表面的温良恭俭让沉于城下,藏于海底...
评分浮城消失了。浮城上的人看见了一个个的海市蜃楼之后,消失了,连同使人悲悯的沦丧的人性。最后竟有了一种神清气爽之感,似乎这些疯狂的,堕落的,自私的,绝望的气氛,也随同这个漂浮的城市消失在这个世界上了一样。 但是这种想法还是太天真。 惊讶于梁晓声这本《浮城》是...
评分一座漂流的城市,一个隔离的孤岛,人只是越来越少,在各种希望与绝望中挣扎的人群。他们曾团结也曾相互猜忌,他们都想靠岸却一直到不了终点。 人的内心是很轻的,所以要完全摧毁必须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只有当心里的墙一次次推到,再一次筑起,在没有任何辅助材料的情况下,最后...
评分城浮四日,梁晓声把90年代初中国社会的大杂烩搬上了一座浮城,把各色人等的心理、行为放大而一幕幕地呈现出来。 正如梁晓声所强调的,浮城之中生活的都是常人,是读者身边的人,或者就是读者自己。但因为放大而扭曲,浮城上的众生变得荒诞起来。与魔幻现实主义和神实主义相...
评分一九九一年十一月二十曰于北京,真牛逼! 还没看过莫言,但就这部作品而言,个人觉得是有资格参与诺贝尔文学奖考量的。哈哈。小说里对人性赤裸裸的剖现,让我想起余华。人性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淋漓尽致,抑或勇敢、抑或猥琐、抑或丧心病狂;特别是中国特色的人性表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