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路威(1883-1957),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曾对北美平原印第安人做广泛研究,其中对克劳族印第安人的研究堪称典范,著有《克劳族印第安人》一书,还汇编三册克劳语教科书。其他重要著作有:《文化与民族学》、《初民社会》、《初民宗教》、《国家之起源》、《文明与野蛮》、《社会组织》等。
这是一本阐明人类文明史的著作。它从吃饭穿衣说到弹琴写字,从中亚土人一分钟捉八十九个虱子说到法国国王坐在马桶上见客,从马赛伊人拿太太敬客说到巴黎医院里活人和死人睡一床,可说上下古今,无一不谈,而又无谈不妙。但是诚如译者吕叔湘同志在译后记中所说,多数读者读后不会只是感到有趣而已,而且能由此“认识到所谓文明人有时很野蛮,而所谓野蛮人有时倒很文明;认识到文明不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民族的功劳,而是许多民族互相学习,共同创造的;认识到文化的‘宝贵遗产里掺杂了许多渣滓’,要时时提高警惕”。
屎,米之尸体也 粪,米之集合也 还没有米的历史里,那就肯定没有屎跟粪这词,但这东西本身还在。 至于大便一词的由来想必更是远远落在了屎和粪的后面。 饱暖之后,人就没事干,就开始追求层次,开始发现这东西说出来层次比较低,那上厕所就改成方便吧。为了图方便,还得分...
评分这本书里鞭笞了白种人所谓的文明,看着觉得好像很解气,终于了解到,原来白人的至高无上的文明其实到头来也不过是一纸空谈,写得仿佛白人文明还不如“野蛮人”的文明来的完善。但其实回想过来,当下中国看一些外国国家也何尝不如此,总有人会嘲讽印度,说那里的人如此如此荒唐...
评分這本書很有意思,是我最喜歡的類型之一——卓有學識的學者回頭為外行人寫的著作。這種書寫起來與專業著作分別頗大:先要找到自己研究之領域對社會甚至全天下人的價值和意義,或者借大家一副學者的眼光,讓普通人看到日常生活中不合理的現象和概念;其二,要求作者知識面要廣,...
评分1 群体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群体的软件,存活在群体的每个个体的大脑中。 2 广袤的人口才能产生文化。分工。种群的交流。 3 人类以前不会选择最佳方案,在底线之上凑活着活着就行。 4 地理位置是一个可能性空间。 5 西部欧洲的崛起,只是近代的事情。 6 饮食文化,尤其是欧洲,...
评分看看大师的翻译,你仿佛觉得是在读本国人的著作,一点不见坊间许多译作的语言青涩。内容也很有看头,很多中国人都比较欠缺人文素养,多看看这类书很有好处
非常不错
评分“Man developed with the conditions for his being,but before the conditions of his well-being.”
评分书是好书,大师的翻译也见功力,但是要慢慢读才能读出其中的深味!
评分和博厄斯的《原始人的思维》一起读的,文明和野蛮的界限是模糊的
评分颠覆一些想法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