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1911—1942),原名张适莹,黑龙江呼兰人,现代女作家。出生于一个衰落的地主家庭,为反抗封建家庭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结识萧军,后一同南下青岛,定居上海。早年与萧军合著短篇小说集《跋涉》,著有散文与小说合集《桥》、《商市街》,短篇小说集《牛车上》、《小城三月》,中篇小说《生死场》,长篇小说《旷野的呼喊》、《马伯乐》、《呼兰河传》等。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 《生死场》描写一个挣扎着生活的东北村庄,通过生产、生殖、人伦关系,写生命的卑贱:贫困、疾病和死亡;写人性的柔弱和蒙昧,直至无法生存不得不起而反抗。但是,他们的斗争能够争得主人的权利吗?能够改变生命的价值吗?国家对于个人意味着什么呢?男人对于女人意味着什么呢? 小说有着深厚的人本主义的内涵,带有启蒙的意义。 小说类似电影文学剧本,重场景,重细节,全篇布满意象、象征和互喻,是一部诗性的悲剧作品。
昨晚看邮箱里企鹅的邮件,里面介绍了《狼图腾》的英文翻译者葛浩文。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这是夏志清的赞誉。葛浩文翻译了老舍、巴金、冯骥才、张洁、莫言、贾平凹、刘恒、王朔、阿来、苏童、毕飞宇等人的数十部作品。 文中有句话引...
评分【一】 生死场是一本生命之书。 在这个仿佛隔绝于我们所熟知的文明世界以外的乡村,生与死犹如一扇旋转门,日夜旋转不休,从这个门进去,从那个门出来。小说中反复出现生死交替的描写,最令我难忘的莫过于接生,五姑姑的姐姐生孩子,“这边孩子落产了,孩子当时就死去,...
评分 评分年少时读《生死场》,记住的只有一句:“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如今重读才知道萧红的笔尖淬血,她笔下的绝望与愚蒙远比我所读过的乡村研究更为具象。那些困苦的人生没有形而上的学理结论,人在其中讷讷无言,无声抗辩,在苦难中寂寞死去。 萧红的故事以生死...
评分按:近来读关于萧红的东西,发现这篇“后记”在网上没有贴出来。找了网络版的胡风全集卷二,转帖过来,以飨读者。如果是作女性主义的,对胡风这篇后记可能要不同意的多一些了,胡风的男性立场很明显,那个时代的印记也很明显。或者说那个时代根本上还没有什么女性意识。至于中...
那个年代我想萧红是时代女性 可是却永远是弱者 悲壮
评分最典型的乡土中国
评分那个年代我想萧红是时代女性 可是却永远是弱者 悲壮
评分苦痛、麻木、虚妄、勇敢、迷茫、愚蠢......一切之一切竟都能融在如此悲悯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附的文学评论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