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是所谓的“圣书宗教”,但“圣书”写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写的呢?古代以色列人的宗教和历史文化经典,部分地被基督教继承为《旧约》,它的历史跨度、文化含量、文学深度等等,与它的篇幅一样,大大超过后来的《新约》,而对于处在一种异质文化中的现代人而言,理解的难度,恐怕也同样是这个比例。
本书摘取了《旧约》中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些篇章,以现代学术成果为背景,用作者自己的眼光和感受,予以解读。
宗教追求神,反映的其实是人——人的欲念,悲欢,爱与恨,安与不安,理想的遥远,现实的残破。以民族命运为最终依托的宗教,带着与生俱来的某种悲壮。这种人的、民族的和历史的戏剧性,令宗教——和它们的圣书——久远不衰。
后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世间有这样的人和事,神佛若在,亦当羞愧。 在天地间是如此渺小脆弱的存在;人生也高贵,精神不死便可顶天立地。 P17页,第一位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以一句“唯其荒谬,我才相信”,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留下赫赫之名。当初的时候,那也是一句让我心动的话,它...
评分客观的说它就是一部以个人眼光来论证和辩驳自己的神学观点的一部散记 。如果没有点神学的修养是不能看懂它到底在写什么。在当下的环境下,我们需要的更多的可能是一种知识的普及,市面上却很少能看到浅入深出的书。譬如尘土亚当,我找了好久都没有,不得不说是种悲哀。
评分读圣经有一年多,新约开始后,觉得越来越难以读下去,因为从头开始就有很多疑惑和不解的地方,越积越多,像座山一样挡在前面,圣经的确是很深奥的。 偶然在图书馆发现这本书,借回来读了几章就引起了我的兴趣。里面几句话很有道理,作者说“单独依靠圣经去接近神...
评分这书我看了二十多页,发现这样一个不承认人的罪性、不明白神的爱的骄傲的作者,就不该白白浪费自己几十年的大好光阴来研究神学,用了一些自以为时髦的历史主义视角阿、人文主义视角等等来反驳圣经,只不过是自认为白的黑对真正的白的梦呓而已。
评分后记里有这样一句话:这世间有这样的人和事,神佛若在,亦当羞愧。 在天地间是如此渺小脆弱的存在;人生也高贵,精神不死便可顶天立地。 P17页,第一位拉丁教父德尔图良,以一句“唯其荒谬,我才相信”,在基督教思想史上留下赫赫之名。当初的时候,那也是一句让我心动的话,它...
这本书没有站在神学立场,而是从人性角度看待《旧约》,确实看到了不同的东西。
评分几乎没看懂的一本书,对圣经了解不多。
评分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我的圣经阅读从来不曾超出过摩西五经和雅歌、启示录、约伯记的部分片段…… 所以这本书看得云里雾里是必然的…… 然而多少还能感觉到点什么,安身立命或是所谓的ultimate concern。“厄运迫使我们扭转目光,不再向物质世界寻求神。” 好久以前的觉悟了。除了自己别无所依。
评分图书馆翻阅。
评分作者是宗教学学者,此书丢失已赔偿广州图书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