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和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德國書業和平奬。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摄影,是日常行为,平常到手机随手一拍,也是美学,如果要上升到这个高度,就需要通过一些书籍、一些锐利的眼睛,帮助自己发现。 苏珊•桑塔格当然有这样的眼睛。 这本书是她的文集,以摄影为主线,其实不成体系,但她见解深刻,对摄影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因此这本书形散神...
評分摄影发明之初,似乎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迅速为大众所接受。这项源自法国的技术传到德国时,带给人们的大都是颇为恐慌的心理体验。比如当时的《莱布尼茨报》就认为应该对抗这项来自法国的恶魔技艺:“要将浮动短暂的镜像固定住是不可能的事,非但如此,单是想留住影像,就等...
評分观看先于言语,一切认识从眼睛开始,但事到如今,眼睛却看不见真相。在影像无处不在、图片漫天飞舞的当今世界,我们充满优越感地认为,人类终于赶上了时间,掌控了世界,我们终于将一切化约为可见,简化为影像,收集照片,等同于收集世界。我们从不怀疑照片中的时空的真实性,...
評分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月之后,我的朋友杨怡从成都来北京,费了老劲,送我一张装裱好的巨幅照片。我专门定制了一个位置,把它挂在读易洞入口的正前方。现在我已经把它挪回家里,挂在了餐桌边的墙上。 我当时在照片下面手写了一段说明: 白马 —— 摄影/杨怡 5月19日下午六点左右...
評分2008年,汶川地震一个月之后,我的朋友杨怡从成都来北京,费了老劲,送我一张装裱好的巨幅照片。我专门定制了一个位置,把它挂在读易洞入口的正前方。现在我已经把它挪回家里,挂在了餐桌边的墙上。 我当时在照片下面手写了一段说明: 白马 —— 摄影/杨怡 5月19日下午六点左右...
quite provoking
评分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评分1970s就參透瞭如今隻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景象 (要是讀的版本有些visual aid就好瞭T_T
评分她對Diane Arbus還真是毫不留情啊,雖然我也不喜歡Arbus。。。
评分quite provoking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