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專題六講

考古學專題六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張光直(1931-2001)當代考古人類學傢。生前任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係教授、颱灣中央研究院副院長。曆年被選為美國科學院及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颱灣中研院院士。所著《中國青銅時代》等多種作品由三聯書店齣版。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張光直
出品人:
頁數:179
译者:
出版時間:2010-1
價格:21.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08033307
叢書系列:張光直作品係列
圖書標籤:
  • 考古 
  • 張光直 
  • 考古學 
  • 曆史 
  • 人類學 
  • 學術 
  • 文化 
  • 中國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考古學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它對曆史學研究又能提供什麼樣的助益?張光直先生的《考古學專題六講》雖然並不是為瞭解答這兩個問題而寫,但無意中卻給瞭我們相當令人滿意的答案。對一個想瞭解什麼是“考古學”以及考古學對史學研究有何助益的史學研究者而言,《考古學專題六講》不失為最簡要而又富啓發性的一本小書。

增訂本新增90年代後期,作者生前最重要的幾篇學術著述,可以說代錶其對中國文明的起源、中國考古學最有價值的觀點。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张光直先生祖籍台湾,于国难之际在北京长大,光复后返回故土,中研院史语所、哈佛大学受教,后在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任教,从事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这本《考古学专题六讲》出版于1980s'年代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中的重要性,先从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观念...  

評分

在當代學界,余英時、許倬雲和張光直這三位從事中國研究的台灣學者,雖長年身在北美而始終密切地關注中國,對北美中國學和中國國內的文史研究都有極大的影響力。他們年歲相近(余、許兩位都是1930年出生,張比他們小一歲,不過很可惜,張已於2001年逝世),是二戰後此一領域華...  

評分

张光直先生祖籍台湾,于国难之际在北京长大,光复后返回故土,中研院史语所、哈佛大学受教,后在耶鲁大学、及哈佛大学任教,从事人类学和考古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这本《考古学专题六讲》出版于1980s'年代 第一讲 中国古代史在世界史中的重要性,先从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观念...  

評分

建国六十年,有三十年封闭,资本主义的尾巴尚且要被割掉,资本主义世界发展出来的理论当然要被封杀。是以开放伊始,国人对于知识有大饥渴,各学科理论争相涌入,考古学也不例外,三十年大旱之后终于迎来了几滴资本主义理论的甘霖,其中张光直先生的《考古学专题六讲》(1986年...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之前遺漏的一本書

评分

薄薄的一本,看著很帶勁

评分

大傢風範,實在是瞭不起!此書當與《神話、美術與祭祀》閤看。在正文的演講中,張先生顯然照顧聽眾的情況,用瞭一些當時大傢容易理解和接收的帶有馬哲色彩的詞語,真是「聖之時者也」也。

评分

第六章。除開介紹性的部分外,張先生本人的主論點見美術神話與祭祀。

评分

1. 起源論:整個宇宙是一個有機的連續的互相聯係互相作用的整體,且不是被創生齣來的 - “氣”的形式 2. 世界形象:中軸之柱(世界樹),串起三層(多層)宇宙,每層四象限。祖先神住上層,活人和動物住中層。巫師藉助法器和動物與上層溝通。 該世界沒有絕對至上力量的人格或非人格力量。相反,這是建立在規律和技術等自然法則上的世界。運用各種技術(巫術)可以影響各層次各種存在達到各種目的[人神可以互相操控] 3. 人的地位: 人與動物,與萬物地位相同。和自然不是對象化狀態。人與動物是夥伴,可以互相轉型,都靠天吃飯。 4. 靈魂-物質觀:萬物(所有物質,所有現象)有靈;人與動物的靈魂/生命力在骨骼內;靈肉可分,靈可以四處遊蕩 5. 入迷/迷魂失魂技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