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汉三家《诗》学史纲

两汉三家《诗》学史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齐鲁书社
作者:俞艳庭
出品人:
页数:356
译者:
出版时间:2009-9
价格:30.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33226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诗经
  • 经学
  • 诗学
  • 汉代
  • 诗词
  • 秦汉史
  • 俞艳庭
  • 中国思想与学术
  • 两汉三家
  • 诗学史
  • 文献研究
  • 经学
  • 汉代
  • 学术史
  • 经典诠释
  • 思想史
  • 诗歌
  • 历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汉三家 学史纲》采用排比史料、考订年代的文献学方法,对鲁、齐、韩《诗》各自的发展脉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清理。在此过程中,笔者发现,《鲁诗》尚谨守,明礼制,至刘向而言灾异。《鲁诗》学术集团在汉初便已形成,以后又通过与武帝、昭帝、元帝、哀帝等几代天子的双向影响,从而极盛于西汉一代,具体标志是《鲁诗》派著名学者韦贤、韦玄成父子先后为相。《齐诗》重致用,尚事功,经过董仲舒、夏侯始昌、后苍、翼奉等几代学者的不断改造,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阴阳五行化体系;见于记载的西汉《齐诗》学者不如《鲁诗》那么众多,但他们的说解极富特色,至翼奉、萧望之、匡衡而臻于鼎盛。《韩诗》在西汉的发展势头相对较弱,至蔡义、王吉而趋盛。

王莽代汉是两汉三家《诗》发展的重要关节点。在此期间,《鲁诗》受创最重,《齐诗》受益最大,《韩诗》学者已开始称言图谶。东汉初年朝廷矫枉过正,其所举措往往反新莽而行之。于是三家在东汉形成了《鲁诗》不衰、《齐诗》不昌、《韩诗》极盛的局面,而这种局面的形成,早在王莽篡汉期间便已暗伏朕兆。东汉三家《诗》中,《韩诗》学者言符命谶纬者最众,《韩诗》在东汉的极盛应该与其适应了新的时代要求有关。

作者简介

俞艳庭,男,山东滕州人。2006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经学,重点是两汉经学史。

目录信息

绪言
第一章 两汉三家《诗》学兴衰迭代概观
第二章 西汉《鲁诗》元王派
第一节 刘交和汉初《鲁诗》学术集团
第二节 刘向的说《诗》特点及其对《鲁诗》的改造
第三节 刘歆:从经师到国师
第三章 西汉《鲁诗》申公派
第一节 申公和他的弟子们
第二节 瑕丘江公与《鲁诗》的传播
第三节 许生与《鲁诗》的授受
第四节 司马迁与《鲁诗》
第五节 《鲁诗》韦氏学
第四章 东汉《鲁诗》学
第一节 王莽篡汉期间和东汉初期的《鲁诗》学
第二节 东汉中期的《鲁诗》学
第三节 东汉后期的《鲁诗》学
第五章 西汉《齐诗》学的兴盛
第一节 辕固的政治、学术观及其影响
第二节 董仲舒、夏侯始昌对《齐诗》的
阴阳五行化改造
第三节 后苍和他的弟子们
第四节 《齐诗》翼氏学
第五节 匡衡与《齐诗》
第六章 东汉《齐诗》学的衰微
第一节 王莽篡汉前后的《齐诗》学
第二节 东汉《齐诗》学概览
第七章 《韩诗》在西汉的传授
第八章 《韩诗》在东汉的极盛
第一节 薛汉及其后学
第二节 东汉其他《韩诗》学者
第九章 历代三家《诗》辑佚述略
第一节 《诗考》——筚路蓝缕
第二节 元明——不绝如线
第三节 清代——蔚为大观
第四节 《韩诗外传》的校定与辑佚
结束语
附录一 两汉《诗》学授受表
附录二 三家《诗》著述考
附录三 《褰裳》朱熹“男女相咎”说探源
附录四 韦玄成未曾以《诗》授哀帝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无话可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样的东西,就算你能给座金山,也没人敢推荐呀

评分

无话可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样的东西,就算你能给座金山,也没人敢推荐呀

评分

无话可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样的东西,就算你能给座金山,也没人敢推荐呀

评分

此书可以当极好的参考书。

评分

无话可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这样的东西,就算你能给座金山,也没人敢推荐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