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年,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学博士。曾任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先后出版专著14部,主编学术著作12部。此外,经常在报刊及其他媒体发表评论,是香港《信报》1997年至2006年的专栏作家,2004年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多年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文章,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广泛的影响。
中国模式已经成为媒体和社会传播的热门词汇,但中国模式到底是什么,它如何发展而来,它的未来会怎样,却还鲜有深入透彻的系统研究。
本书作者凭借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独到的分析眼光和独立的批判精神,透过纷繁的表象,超越各种主义的纷争,对关乎国运的诸多重要政治社会问题给予了冷静、公允、坚实有力的解释。
是本好书 记录了作者对于中国模式的思考 反思及期冀 郑教授不是想当然的写文字 他的观点经常体现了了其受过的正规的政治学训练的痕迹 言之有据 无论是来自数据还是政治哲学的思辨 且不论关于有无中国模式 是什么 对世界有什么影响之类重要且具体的问题 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理...
评分不知道什么词又敏感了。这其实是我对一系列与中国模式争论相关的书籍的评论。 中国模式的争议·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dzy2.html 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75b420102ecb5.html
评分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0/03/06/14474.html 当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对其从各个方面进行定义,进而挖掘这其内涵和逻辑。面对中国近年来飞速的发展,世界上不断产生关于中国的各种词汇和概念。“模式”这个词本身并无褒贬,...
评分http://www.bjnews.com.cn/opinion/2010/03/06/14474.html 当我们提出一个概念并对其进行分析讨论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对其从各个方面进行定义,进而挖掘这其内涵和逻辑。面对中国近年来飞速的发展,世界上不断产生关于中国的各种词汇和概念。“模式”这个词本身并无褒贬,...
评分现在出书的好象都是评论集,把前几年的一些评论文章加在一起,就一本书出来了。虽然说这些评论文章也确实不错,但对于书来说,还是不够严谨与认真。毕竟这些评论有些隔了好几年,加在一起系统性与逻辑性说实话还是有点牵强。看来这年头,大家都浮夸了,真正静下心来写书的大家...
看不懂TT
评分: D616/8838
评分据说学历史会越学越保守,强调稳重、渐进。看了这书,感觉多少还真是如此。总体上还是挺认同他的说法的,特别是新加坡那一章
评分对共产党转型、中央地方关系的分析比较准确。区分国家建设和民主化,有利于解释一些新兴民主国家的问题,但国家建设到底是什么,作者并没有讲得很清楚。作者似乎规划了一个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的理想化路线图,但在中国这个路线图以前并没有存在过,以后也不容易成为现实,因为看不到进一步改革的动力何在。对民族主义的分析更加理想化。书中前面肯定国有企业对政府应对危机的作用,后面又主张打破国企的垄断地位,这似乎是矛盾的,因为正因为大型国企居于垄断地位,才能成为政府救市的媒介,如果有其他企业与国企竞争,政府就不容易把手伸进去。
评分郑教授近几年非常高产,让我开始怀疑其产品质量了。但阅读此书,觉得质素仍旧很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