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司·奧茲,1939年生於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文學與哲學學士,牛津大學碩士和特拉維夫大學名譽博士,本-古裏安大學希伯來文學係教授。著有《何去何從》、《我的米海爾》、《瞭解女人》等十餘部長篇小說和多種中短篇小說集、雜文隨筆集、兒童文學作品等。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三十餘種語言並獲多項重大文學奬,包括“費米娜奬”、“歌德文化奬”、“以色列奬”和2007年度的“阿斯圖裏亞斯親王奬”。奧茲不僅是當今以色列最優秀的作傢、國際上最有影響的希伯來語作傢,也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評論傢。
雖然奧茲的身份具有濃厚的真正色彩,但我們在他的虛構作品中,卻幾乎感受不到任何生硬的政治性,我們能感受到的,隻有他對愛(以及愛所投下的陰影)最細膩、最微妙、最動人的描繪。它們宛如陽光下隨風搖曳的一地樹影,美麗、憂傷。而又神秘。
阿摩司·奥兹最初是以短篇小说集《胡狼嚎叫的地方》(1965)登上文坛的,但最终帮他赢得国际声誉的是长篇小说《我的米海尔》(1968),随后我们更为熟悉的是他越来越多的长篇,尤其是那本融合家族叙事和民族史诗自传性质的长篇力作《爱与黑暗的故事》(2002),一经出版就被视...
評分阿摩司·奥兹最初是以短篇小说集《胡狼嚎叫的地方》(1965)登上文坛的,但最终帮他赢得国际声誉的是长篇小说《我的米海尔》(1968),随后我们更为熟悉的是他越来越多的长篇,尤其是那本融合家族叙事和民族史诗自传性质的长篇力作《爱与黑暗的故事》(2002),一经出版就被视...
評分陷入困顿之际,突然想到卡夫卡,无论是那个一直想进入城堡而至死未得入的土地测量员K、还是那个在一夜之后成为孤独甲壳虫的格里高利,此刻都如此生动地浮现,你可以发现你就是K、就是另一个格里高利,在繁华的城市背景之下显得如此地迷茫和无助,即使如K一样拥有名义上的进入权...
評分《深圳晚报》20100502 不知道这个世界上,会有多少人在一页页书稿中独自憔悴?又有多少人,经常在夜深之际坐在废弃的房间,把杂乱无章的故事碎片倾泻到纸上。生活中,沉默的往往是大多数。岁月未必静好,而我们选择用无言忍受来对抗种种绝望。那么,何苦要付诸纸笔,直抒胸臆?...
評分想象“普遍性” ——读阿摩司·奥兹《咏叹生死》 范典/文 阿摩司·奥兹这位以色列作家自20世纪60年代发表作品以来,佳作不断,从《我的米海尔》、《黑匣子》、《了解女人》、《一样的海》再到《爱与黑暗的故事》,一部比一部杰出,尤其是《爱与黑暗的故事》一书使他在以色...
是大師手筆。想起石黑一雄的[無無可慰籍],心理現實主義或後現代主義小說。模糊現實與虛構。
评分對多樣性的癡迷
评分是一種夢中夢,上帝造人寫作的結構,敘述者,主人公和主人公的想象世界,構成想象中的想象。然後將反諷,戲仿,反思糅雜穿插起來,這麼短的小長篇變得清晰又飽滿。
评分在圖書館關門前翻完,隻記得幾個句子。這本書的結構讓我想到埃捨爾的《瀑布》。
评分一個作傢與讀者的約炮之種種,最後約齣種種之虛無。炮場那段,花非花,霧非霧,真假變幻,迷離斑駁,寫得真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