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晓峰,辽宁海城人。先后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北京大学地理系、美国希拉丘兹(Svracuse)大学地理系学习,获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先秦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结合考古学的方法。
本书是唐晓峰先生在其讲课笔记的基础上扩充整理出来的,其目的是给地理学及其思想史梳理出一个清晰的脉络,建构一个适合中国的地理学思想体系。本书对中国的“王朝地理学”及国外的地理学思想做了分析,借鉴了国外的前沿研究成果,结合中国自古形成的地理观念,让我们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更清醒地反思我们观念中的地理概念。
与历史地理学相关的理论书籍不少,但是能这样原汁原味地写出一本上古地理学思想史,同时又让读者能轻松愉快获取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不只是简单地增加知识,这样的书很少。 从文明的产生到先秦两汉的地理学思想得到了多线条的梳理,同时考古与历史地理学被不漏痕迹地结合在一起,...
评分地理告诉我们的,一般都是大地上有什么,要找一件东西该去哪儿找。而问题就在于,人究竟在大地上找什么?人们不只在寻找水源、矿藏,也在为一座城市寻找坐落地址,为一个区域建立边界,这就和思想挂上钩了。还有,我们遇到的具体地理问题,比如“合肥人到底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评分从小到大,我们的脑子里被填满了跟地理有关的概念,比如天圆地方,比如九州,比如天下……我们懵懂地感觉或者猜想其中的含义,却无从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乃至生活。在这本书里,这些基本的“被”概念,都会得到学理的、合情合理...
评分从小到大,我们的脑子里被填满了跟地理有关的概念,比如天圆地方,比如九州,比如天下……我们懵懂地感觉或者猜想其中的含义,却无从了解这些概念是如何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乃至生活。在这本书里,这些基本的“被”概念,都会得到学理的、合情合理...
评分与历史地理学相关的理论书籍不少,但是能这样原汁原味地写出一本上古地理学思想史,同时又让读者能轻松愉快获取其独特的思维方式而不只是简单地增加知识,这样的书很少。 从文明的产生到先秦两汉的地理学思想得到了多线条的梳理,同时考古与历史地理学被不漏痕迹地结合在一起,...
考古的内容与文献中的思想。结束于以汉志为代表的王朝地理学的形成。经验性的地理知识,地理意识,地理学之间的差别。
评分“王朝地理学”的概念,作为修辞不错,但作为概念是不周延的。书中的河图、洛书以及标识方位的附图东南西北都两两颠倒了,中华书局实在是丢人!
评分第一章讲开辟神话,主要是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作者说,盘古开天地,从混沌创造秩序,这个故事最重要。古代讲创世,多半是创而复毁,毁而复创,反反复复。女娲补天属于救世,作者叫“二次创世”。我理解,中国神话学也是个值得反省的学科。茅盾也好,袁珂也好,闻一多也好,其实是模仿西方。盘古开天地是模仿《创世纪》,伏羲、女娲是模仿亚当、夏娃,大禹治水,也和诺亚方舟的故事有可比性。其实,汉代讲创世,更主流的说法是道论式的说法,即太一生三一,三一生三皇(天皇、地皇、人皇),三皇生九皇,最后是五帝、三王。这类说法,战国已见端倪。如《老子》有“大”、“一”(表示“道”),《楚辞》有“东皇太一”,《周礼》有“三皇五帝”,对比郭店楚简《太一生水》的宇宙发生学,无疑很古老。
评分居于科技昌明的现代,我们对自己所生活的世界的细节及其运行原理的认知远胜于古人。但与古人相比,我们的知识或许先进,但识见未必高明。地理学思想史的写作,不妨放下“科学时代”现代人的傲慢,设身处地地体察古人之思维与其阐释世界的方式。
评分神圣地理观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