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笛,1982年和1985年分彆獲四川大學曆史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留校任教,1987年提為副教授。1999年獲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曆史學博士,現為得剋薩斯A&M大學曆史係教授,2003-2005年任旅美中國曆史學會會長,2006-2007年度為美國國傢人文中心研究員。2009年,任華東師範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紫江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社會史、城市史、大眾文化史。
本書應該說是新文化史和微觀史取嚮在中國史研究上的一個實踐,理解茶館的社會、文化、政治角色,能夠幫助我們不僅從微觀角度瞭解成都,而且對認識20世紀中國城市、城市社會以及與中國政治之關係都將有所裨益。微觀曆史研究取嚮可以引導我們進入城市的內部,茶館提供瞭研究下層民眾活動的一個重要空間,在那裏我們可以仔細考察他們日常生活的細節,即使這些細節起來是多麼地微不足道。
研究传统政治史的学者,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茶馆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治社会史和文化史者,即使考虑到茶馆,最多也不过是按照旧有套路,叙述历史上与茶馆有关的掌故轶事,总结茶馆在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等等。总之,如果始终青睐于各种宏大叙事,钟情于一治一乱的王朝更...
評分研究传统政治史的学者,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茶馆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治社会史和文化史者,即使考虑到茶馆,最多也不过是按照旧有套路,叙述历史上与茶馆有关的掌故轶事,总结茶馆在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等等。总之,如果始终青睐于各种宏大叙事,钟情于一治一乱的王朝更...
評分研究传统政治史的学者,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茶馆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治社会史和文化史者,即使考虑到茶馆,最多也不过是按照旧有套路,叙述历史上与茶馆有关的掌故轶事,总结茶馆在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等等。总之,如果始终青睐于各种宏大叙事,钟情于一治一乱的王朝更...
評分本书特点: (1)叙事性的写法首尾呼应,趣味性与可读性超强; (2)作者对史料的解读功底甚是深厚; 茶馆——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观世界(1900~1950) 中文版序 P2本书的中心则是两个基本线索,一个是在20世纪上半叶,国家角色日益加强,国家支持的现代化不断削弱地方文化的独...
評分研究传统政治史的学者,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茶馆可以成为历史研究的对象。治社会史和文化史者,即使考虑到茶馆,最多也不过是按照旧有套路,叙述历史上与茶馆有关的掌故轶事,总结茶馆在构建城市文化方面的作用等等。总之,如果始终青睐于各种宏大叙事,钟情于一治一乱的王朝更...
值得一讀。一個每天四分之一的市民去茶館裏泡著的城市,真可愛。
评分對“知識精英vs市井大眾、西方模式vs本土文化、國傢權力vs地方傳統”這三對關係的分析太淺顯錶麵,感覺理論始終升華不上去。細節生動的同時又覺得讀著不夠爽快。作者喜歡在段首提煉中心思想。開篇的成都市明細圖加星。社科文獻齣版社半價購得。
评分1成都的紳士比同時期西方日本的都保守。為什麼?不提。禁婦女進香禁演戲是清乃至明就有的好麼。不說往前幾十年一百年的史料,同時期鄰地區的巴縣檔就還在那兒擱著呢。2引用公共領域概念,可到瞭也沒說明白茶館為什麼可以適用這個概念。
评分如顯微鏡般非虛構瞭舊成都的茶館生態,類似的場景就是十多年前的網吧空間瞭,圍繞著網癮與網吧,國傢敘事也是橫衝直撞,直到如今官方媒體對王者榮耀的大肆討伐。所謂公共空間在中國就是個可笑的概念,從三皇五帝始,空間都已經掌握在強權手裏,諸眾在專製之下隻有苟延殘喘,沒有交往理性。
评分作者試圖以茶館為焦點論述國傢與地方的互動,但全書通讀下給人的感覺是可支撐作者論點的材料極其單薄,許多材料更是為湊字而材料,不免給人資料堆積之感,另外,試圖以瑣碎的檔案,報紙等二手文獻還原社會情景,使我感覺案例中不見人氣,隻見條框,不見細節,隻見骨架。很多話常常是點到為止。再次吐槽一句,哈貝馬斯的咖啡館跟成都的茶館根本不是一迴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