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看《西滢闲话》,最主要的收获是了解了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观点。因为在他来说,除了个人的感觉,社会大局,大众的感受,没有什么好顾及的。所以这样的人经常会像猪八戒照镜子那样,里外不是人。
我们觉得无声的悲哀是最沉痛的悲哀,无声的行列是最严重的行列。在孙先生大殡的时候高声的呼号已经是错了,何况那些 呼号的青年们,十个中八个是在笑着。 《中山先生大殡给的感想》 戏剧的成功,必须有剧本,舞台,排演者,演员,及观众的合作,五件缺一样都不成。如果所缺的是...
评分近来一直在读《西滢闲话》,这本书如在省图的烟波浩渺之一叶孤舟,默默沉寂的守望着冬夏春秋的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物是人非,年景早已改换了门庭……可书中的精义,连同陈通伯所阐释与理解的民国众生相,在一本薄薄的小册书中,乾坤尽藏,启人心智!胡适之先生手书的书名,新...
评分随便给个人贴标签,好象是国人喜欢做的事,如同《水浒》里的那么多“英雄好汉”。陈源真是个倒霉蛋,谁叫他偏偏和中国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那个“人”掐架?坏蛋的帽子只是戴几十年,到现在也还没完全摘下来。
评分2016.09.12-09.21 82. 《西滢闲话》——陈西滢 突然留意一下时间,才发现这本居然看了这么久,还是最近每本书都看得慢了许多也不知道…… 先说梁实秋先生写的序。好人物写出的好序总是很了不起的,其性情、其结交、其派别、其褒贬、其大思虑总能见其一二...
评分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知道陈西滢的名字,是在中学的课本里,《纪念 刘和珍君》这篇课文里。出现的地方却不是正文,而是注释——编辑的注释。具体内容是记不清了,但陈西滢的名字前有一个定语——反动文人。 所以,在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至少是潜意识里——陈西滢就是个...
代标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版
评分难得一见陈源的书
评分很多现在看有些年代感的内容,但并不是什么陈词滥调,比较有趣,可以打发时间,虽然有指出某些青年学生“赶时髦”看戏剧如“受刑”,但矛头并不对准此,而意在探讨如何解决问题,比较难能可贵
评分民国报刊体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体,也是白话文学实验的活跃的场域
评分比较理智的声音在那个年代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而且他有的地方确实矫情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