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看《西滢闲话》,最主要的收获是了解了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观点。因为在他来说,除了个人的感觉,社会大局,大众的感受,没有什么好顾及的。所以这样的人经常会像猪八戒照镜子那样,里外不是人。
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知道陈西滢的名字,是在中学的课本里,《纪念 刘和珍君》这篇课文里。出现的地方却不是正文,而是注释——编辑的注释。具体内容是记不清了,但陈西滢的名字前有一个定语——反动文人。 所以,在当代大多数中国人的印象里——至少是潜意识里——陈西滢就是个...
评分我们觉得无声的悲哀是最沉痛的悲哀,无声的行列是最严重的行列。在孙先生大殡的时候高声的呼号已经是错了,何况那些 呼号的青年们,十个中八个是在笑着。 《中山先生大殡给的感想》 戏剧的成功,必须有剧本,舞台,排演者,演员,及观众的合作,五件缺一样都不成。如果所缺的是...
评分花了好几个晚上的零碎时间, 终是把<西滢闲话>通读了一遍. 也算是了了一个心愿. 中午zw还问我, 干吗读陈西滢? 笑着答" 因为他的只言片语总能在鲁迅先生的文章里发现" ---我确实很好奇, 关于那个年代, 关于那一场恩怨. 估计年龄和我相仿的人第一次听说陈源, 想必大多是在<...
评分我们觉得无声的悲哀是最沉痛的悲哀,无声的行列是最严重的行列。在孙先生大殡的时候高声的呼号已经是错了,何况那些 呼号的青年们,十个中八个是在笑着。 《中山先生大殡给的感想》 戏剧的成功,必须有剧本,舞台,排演者,演员,及观众的合作,五件缺一样都不成。如果所缺的是...
评分编者按:近日心思奇差,文思也不知从何拾起。纵使见大人如饮甘露,只好嗟叹此时缘堪了事。但通伯先生瑜文若此,附一文评差可告慰。 又及:国内遍寻公允文章而难获,实在难受。得此一篇,恰如黄沙沥金,奈何奈何。 原址http://www.eywedu.com/wenxuejiaoyu/wxjy2006/wxjy200615...
一定不会买但一定还会再看的一本书。却很难说清楚好在哪里。就只是感觉淡淡的。喜欢这种不太主流的、从学者的立场阐发观点的东西。喜欢他的名字,西滢,真好听。他描述的罗曼罗兰的生活让我心向往之,对于这种人我总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景仰之情。他说西医,“现在的社会制度是不能造成极健全的人类的。因为病人是医生的饭碗,那么世界上的疾病绝了迹,医生也就没有饭吃了。医生们的利害,在现在的制度下,是与我们的利害恰恰相反的,绝对的冲突的。在理想的社会中,我想,医生的进款应当与人们的康健做正比例。他们应当像保险公司一样,保证他们的顾客的健全,一有了病就应当罚款或赔偿的。”有诡辩的味道,但是不能不会心笑笑。
评分虽然他的“不够热情”被左翼诟病,但今天旁观的我们,那份读书人的冷静正是我们需要的罢。PS: 梁实秋写的小序里,隐约地可以看出两位一致的立场。 PPS:江苏的这个版本似乎也是删去了少许激烈的文章。当然,删节据说是西滢自己的意愿,网上流传的考据因由是,晚年陈西滢生活态度的成熟。
评分比较理智的声音在那个年代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而且他有的地方确实矫情了
评分陈西滢的书只有江苏文艺的。我只要求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就好。
评分代标上海书店1982年影印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