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中国史

另一半中国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洪雷,生于1964年农历三月十九日,山东新泰人。1979年就读于某大学中文系。先后在乡、县、市、省直机关任职。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表散文、随笔、论著,主要作品有《布衣》、《片瓦集》、《百叶集》、《绽放在雪域的格桑花》、《本色苏武》、《壮哉钓鱼城》、《楼兰啊,楼兰》等,代表作《另一半中国史》已被译成韩文出版。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高洪雷
出品人:
页数:443
译者:
出版时间:2010-8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394366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少数民族史 
  • 中国历史 
  • 少数民族 
  • 中国 
  • 文化 
  • 人文 
  • 历史(除明清、晚清、民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我们很幸运地走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路上,但我们还需要一盏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照亮前方的路,这盏灯就是文化传统和民族智慧。“另一半中国史”只用六个汉字就涵盖了中华文明的独特气质,因为,在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长廊中,永远镌刻着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绚丽身姿。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依稀记起匈奴、柔然、乌孙和楼兰等等古民族时,在《另一半中国史》里,令人惊奇地看到了他们的生离死别和爱恨情仇……“另一半中国史”是一个智慧而大胆的论断,当我们不能从史学家的著述里找到这个概念时,就有理由说它是独一无二的。由此我们应该向作者致敬,他没有史家、民俗学家和作家的光亮头衔,也没有“隐者”那般高深莫测,但他却是一个用心阅读、勤于思考的思想者,他对中国文明的起源充满崇敬和率直的拷问。在“文化喧嚣”的时代,坚守、沉静、思索和高雅的情趣成就了高洪雷先生这部经得住历史检验的著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原载《新京报》2011-10-22 http://www.bjnews.com.cn/ent/2011/10/22/159179.html 大凡读过一点《二十四史》的,往往会发现这些正史关注的始终是“中原”或曰“中土”王朝,只是偶尔才兼及周边“四裔”。汉族之外的民族除非在国境之内有过开国建朝经历,又或者与中原...  

评分

整体感觉还是不错的,讲得有趣,想了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非汉族或中原王朝的历史还是可以看看的。内容也挺充实的。优点不多说了。简单说说个人感觉的缺点吧。 1. 章与章之间的衔接除了个别以外都很生硬。其实每章讲一个民族,每章的结尾是否真的有必要加个类似“预知后话,且听...  

评分

这本书,能给人大概的历史梗概,但是写的有点小文艺,主观倾向太重,对于不喜欢看历史的人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也会代入作者的太多感情。看着更像是抒情散文,闲的时候看不错,毕竟学术论文不是谁都喜欢看的。太干巴巴了  

评分

作者加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在里面去讲述历史,导致很多谄媚wD的文字出现,很是厌恶,缺乏一个历史学习人的独立精神。 不过就从其整理整个民族的历史角度,还是相对比较全面的。 只能娱乐一下了。中国的历史学习人还是很欠缺这种独立精神的  

评分

这不是一本严肃的历史书,就当历史故事看看即可。 文风上有模仿柏杨《中国人史纲》的嫌疑,我看了第一章匈奴的时候就深刻的这么觉得,往下看下去就越来越觉得。不过无所谓,不要对作者要求太高,他一定也是读了很多别的历史著作以后才开始写自己这本书的。 另外,更严重的是,...  

用户评价

评分

行文轻松,值得一看,睡前床头读物。实体本略厚,,小心睡前躺着看砸鼻梁。

评分

原来以为是学术文章,买完发现是官员随笔,显然此作者的写作继承了大陆沦陷以来历史教科书的编纂风格。

评分

开头以为是文化相对主义地以匈奴、乌桓、鲜卑等古民族的视角述史,其实还是中心主义地写的古民族与汉族有交集的历史。文笔不错,但主观得不像历史作品。个别词句很恶心。

评分

可以再详细些。

评分

揭开匈奴、突厥、契丹、吐蕃、楼兰……神秘的面纱,很好读的历史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