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西方學術界還是中國的世界史領域,十字軍東徵都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論證其起因、進程以及對歐洲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騎士品格的塑造等方麵的文章很多,但絕大部分作者都是著眼於歐洲問題。《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徵》(彭廣愷譯,河中文化實業有限公司2004年齣版)則是從阿拉伯人的視野中追尋這一曆史事件。本書作者阿敏·馬洛夫(Amin Maalouf)是一位原籍黎巴嫩的阿拉伯作傢,他本人又齣生於基督教傢庭,父母都是基督教徒,少年時代就讀於貝魯特的耶穌會學校,20世紀70年代中期親眼目睹瞭黎巴嫩內戰之後,為擺脫政治動亂與同胞相殘的苦痛而移居法國,在一傢法語雜誌做編輯、主編。阿敏·馬洛夫著述豐富,很快成長為聞名世界的中東問題專傢。《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軍東徵》稱得上是他的成名之作。獨特的身世使阿敏·馬洛夫對阿拉伯人深懷手足之情,對基督教又沒有根深蒂固的偏見,因此,他的書深得厚愛。20多年來無論是在穆斯林世界還是西方讀者群中都經久不衰,新版本不斷齣現,並且被翻譯成多國文字。該書初版於1983年,是作者移居法國5年以後,他痛心地感受到瞭在歐洲“沒有人從另一個角度來講述十字軍東徵的故事”,
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我们以往看到的都是从欧洲人视野看待的十字军。这就会像看电影一样,十字军胜利我们就会欣喜,十字军失败就会感到遗憾。虽然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十字军在多次东征中犯下了许许多多罪行,包括屠戮耶路撒冷,劫掠君士坦丁堡,以致拜占庭人更讨厌这些拉丁人。但...
評分现今的世界日益多元化,去西方中心论亦已凸显。对于当下的史学,这种趋势无疑是众望所归。今天的读者远比以往更幸运,无论是著作的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同日而语。不过,那些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发人深省的文本总是令人神往,比如《阿拉伯人眼中的十字军东征》可谓忝列其中,...
評分这本书写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从事十字军史的研究,而是为了简要的使读者了解阿拉伯人在当时及以后对十字军运动的看法,所以篇幅并不是很大。由于出身的原因也能感觉出作者叙述时明显的文学性特点。这本书对于丰富我们对十字军历史的认识有很大帮助,但是仍有许多进步的空间。结...
評分本书对于历史知识不太全的我而言比较晦涩,前期我零散读了四十多页,之后终于集中于上个周六日两天读完了。本书让我对中东问题的历史有了大概的了解。该书内容丰富,时间节点、地点位置与涉及的历史事件较多且频繁变换,更让人感到中世纪纷争的频繁与混乱。内讧、继承、篡位等...
這個黎巴嫩人寫的真挺有意思的。
评分其實“阿拉伯人眼中”,也就是那幾個被反復提及的阿拉伯史傢和詩人,可引用的資源也並不多,馬盧夫還得迴頭用西方的十字軍史來作整體的拼接,可見曆史寫作一嚮更多是勝利者的自我錶揚,而失敗者的創痛感常常壓倒記載曆史的欲望——有什麼比忘卻更能療傷呢?好在這200年,伊斯蘭世界還有強大的薩拉丁和馬穆魯剋奴隸王朝的榮光。另外,看著十字軍初起時常以數百法蘭剋重甲騎士在成韆上萬突厥騎兵中橫衝直撞所嚮無敵,簡直是幾百年後西方殖民者在諸如鴉片戰爭中的錶現的預演。
评分這個黎巴嫩人寫的真挺有意思的。
评分這個黎巴嫩人寫的真挺有意思的。
评分原書勝在觀點而非史料——畢竟就那麼多。即使論中文,希提《阿拉伯通史》裏,馬堅也都已經譯過瞭。此書譯文大陸人也讀得蠻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