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錦清,1949年生,浙江蘭溪人,現任華東理工大學文化研究所所長、社會學教授、博導。中國著名社會學傢、三農問題專傢。主要著作:《現代西方人生哲學》、《當代浙北鄉村的社會文化變遷》、《中國單位現象研究》、《平等論》、《黃河邊的中國》、《中國七問》等。
《如何研究中國》是曹錦清先生繼《黃河邊的中國》後,持續對中國觀察、研究與思考的成果匯總。文集由22篇文章組成,其中的大部分都已發錶,且講演稿居多。根據文章的內容和關注角度的不同,文集被分成瞭三部分:第一部分“中國研究的方法”,全麵而係統地闡述瞭中國研究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第二部分“重新發現傳統”,既是作者從曆史中汲取資源分析當下中國,亦是作者從新的角度詮釋曆史;第三部分“中國轉型轉嚮何方”,是作者以學者身份對轉型中國發錶的看法。《如何研究中國》一以貫之地體現瞭曹先生濃厚的現實關切和人文關懷,而“三農”問題則始終是他關注的核心問題。藉助於走齣書齋,深入群眾、深入農村的研究方法,曹先生對許多社會熱點問題的看法十分新穎和深刻,極具啓發意義。
曹锦清 著:《如何认识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8元。 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和社会科学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理论视野及实证研究的范例都不可避免基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之同时,非西方的社会实践和学术...
評分曹锦清 著:《如何认识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38元。 在“现代性”的形成过程中,资本主义、现代国家和社会科学的成长是相辅相成的。因此,现代社会科学的基本范式、理论视野及实证研究的范例都不可避免基于西方“现代化”的经验。与之同时,非西方的社会实践和学术...
評分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找到的目录。很多篇章网上都有。 序 中国研究的方法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 “三农”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 “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出路 四个历史观与近六十年的历史 从“以西方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 理解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
評分按:本文曾以《一个农民学学者的民族关切》为题,发表于2010年7月10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0-07/10/content_124042.htm?div=-1 自世纪之交出版广为传阅的《黄河边的中国》以来,曹锦清先生已近十年未曾发表专著,但这并不代表先生耽...
評分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上找到的目录。很多篇章网上都有。 序 中国研究的方法 论中国研究的方法 “三农”研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农”研究的基本框架 “三农”问题的思路与出路 四个历史观与近六十年的历史 从“以西方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 理解中国 《黄河边的中国...
兩年來看的書中極少數幾本願意給5星的。
评分主要觀點: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堅持傢庭聯産承包責任製,給農民一個退迴鄉村安生立命之所;建立農民組織群體以提高同強勢階層進行談判的力量;精簡地市級的政府機構以減少不必要的運作與管理的成本;消除戶籍製中不閤理的一麵,而不是取消戶籍製本身;由農業支援工業,嚮工業支援農業的轉變;中國研究需要有曆時性的考察,需要考慮到近韆年來中國社會發展與政府治理方式的延續性;對中國的研究,不得不以西方的研究工具與方法來進行,但是由於社會形態與發展模式的不同,需要注意不能將到西方的東西生搬硬套入中國現實之中。
评分第一部分的演講集,尤其平實。取其神即可。
评分其中關於三農問題的篇章質量較高,雖然距今時隔已久但仍有啓發。(當然有的觀點略高能,比如重劃行政區劃)
评分: D668-53/5683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