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封笔之作,晚年心境披露,揭示中国士人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
作者以其卓越的考据功底和敏锐的诗人感受,历数李白与杜甫的身世、婚姻、生活习性、政治活动、宗教倾向和文学创作,以及二人的交往和交游,生动还原了李白、杜甫生活状况及社会背景。
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重点不在评述李杜的诗歌艺术,而是力图透过他们失败的仕途生涯,揭示士人人格与仕途圆融之两难。
作者分析鞭辟入里,道前贤所未能道。旁征博引,纵横自如,语言极富诗意,观点极富创见,妙趣横生,是独具典范价值的汉语学术文本。自问世以来,虽然争议不断,但至今研究李白与杜甫仍不能绕过此书。
著名散文家、学者周国平说:“不管人 们对这部书 的扬李抑杜立场有何不同意见,重读这部书,我仍由衷地钦佩郭老以八十之高龄,在连遭丧子惨祸之后,还能够把一部历史著作写得这样文情并茂,充满活力。”
书中诸多问题的论述极富创见,引人深思。
如:李白究竟是哪里人?
为什么说李白不是胡人?
为什么李白能一生游山玩水却不为生计愁?
为什么说李白既庸俗又洒脱?
为什么说杜甫嗜酒实不亚于李白?
为什么说杜甫信的是禅宗?
意外在书摊上淘到一本书,红皮的老书了,77年的,老板只收了我三块钱,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 尽管鲁迅文章里多次出现过的“才子+流氓”,事实上并非专指郭沫若,但是,许多人都以为指的就是郭沫若。这种误会,其实倒反映了这样一个情况: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郭沫若就是一...
评分本书作于1971年,一个政治上异常敏感的年份。郭沫若在此时写作这本扬李抑杜的作品是否有政治立场上的考虑我不得而知,不过他在本书中处处表态自己的阶级立场倒是很能体现他极高的政治觉悟。 李白的身世据郭老考证为出生在中亚碎叶城的汉人,该章考证同时也驳陈寅恪李白为胡人的...
评分读《李白与杜甫》 檀作文 不记得是第几次读《李白与杜甫》这本书了。从前印象很不好。为的郭沫若挖空心思地贬低和糟践杜甫,看了叫人生气。我又向来鄙薄郭沫若的为人。因此,总是带着抵触的心理来读。这一回算是耐着性子,又从头至尾读了一遍。对于《关于杜甫》部分,还是...
评分本书作于1971年,一个政治上异常敏感的年份。郭沫若在此时写作这本扬李抑杜的作品是否有政治立场上的考虑我不得而知,不过他在本书中处处表态自己的阶级立场倒是很能体现他极高的政治觉悟。 李白的身世据郭老考证为出生在中亚碎叶城的汉人,该章考证同时也驳陈寅恪李白为胡人的...
评分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放在今天来读,大可不必担心像当年引起争议了。这是一个怀疑的时代,解构的时代,一切皆可戏说,一切神圣皆可消解,今日活跃在各个秀场的偶像可能就是明天的过街老鼠。 当今的人们每一天都经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信息冲击,躲都难躲掉,因此...
郭老批评杜甫庸俗,并在某一处暗示他心里还想着美女,太知识分子了太不人民了。我不禁要问郭老:人民到底喜不喜欢美女?
评分以偏见反对偏见,一言难尽,令人不禁怀疑杜甫在唐朝的时候是不是不小心挖了他郭公沫若的祖坟了,以至于如此讥诮
评分以偏见反对偏见,一言难尽,令人不禁怀疑杜甫在唐朝的时候是不是不小心挖了他郭公沫若的祖坟了,以至于如此讥诮
评分不算好读
评分大概是读郭沫若的第一本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