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永,笔名王亭之。广东南海人。童年随长辈习东密,十二岁入道家西派之门,旋即对佛典产生浓厚兴趣,至二十八岁时学习藏地密宗,于三十八岁时,得宁玛派金刚阿阁梨位。1986年由香港移居夏威夷,1993年移居加拿大。 早期佛学著述,收录于张曼涛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近期著作多发表于《内明》杂志,并结集为《大中观论集》。通俗佛学著述结集为《谈锡永作品集》。主编《传统文化典籍导读丛书》,并负责《金刚经》、《四法宝矍》、《楞伽经》及《密续部总建立广释》之导读。其后又主编《宁玛派丛书》及《大中观系列》。 所译经论,有《入楞伽经,》、《四法宝矍》(龙青巴著)、《密续部总建立广释》(克主杰著)、《大圆满心性休息》及《大圆满心性休息三住三善导引菩提妙道》(龙青巴著)、《宝性论》(弥勒著,无著释)、《辨法法性论》(弥勒造,世亲释)、《六中有自解脱导引》(事业洲岩传)、《决定宝灯》(不败尊者造)、《吉祥金刚萨J垂意成就》(伏藏主洲岩传)等。且据敦珠法王传授《大圆满心髓修习明灯》,注疏《大圆满禅定休息》。 近年发起组织“北荚汉藏佛学研究协会”,得二十余位国际知名佛学家加入,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合办《汉藏佛学研究丛书》及《汉藏佛学》年刊。 【图书介绍】 在此教法中, “自显现”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是“自显现”才可以“自解脱”。 “六中有”法门,正是“寂静忿怒密意自解脱深法”,强调“自解脱”,所以非把“自显现”的概念说清楚不可,否则,于生与死的禅法便无可供抉择之处。 “六中有”法门,正是凭借着“自显现”这个抉择见来观修的道法。所以,并不是将识境除灭,然后待智境显露,而是通过观修生起决定,现证识境为智境的自显现,由是于识境中自解脱。 所以,我们绝不是设法将心中的污垢挖出来加以清除,亦不是进入一种出神的无意识状态来令了别不起。可是,这两种教法,却恰恰是目前流行的“大圆满”教法。学人追随着它,可能觉得情绪稳定,甚至有救赎的感觉,只可惜,这却正是为轮回建立因素。
这是一本以系统阐述佛家如来藏思想的精髓为主的书,上篇《甚深秘密如来藏》主要解释如来藏思想的起源和内涵,指引众人以“智识双运”的境界来看待禅修外的日常生活,观察世情;中篇《暂学东》主要谈及如何以如来藏思想看待世界,包括与西方经典哲学思想的比较,下篇《白螺珠》,讲能且具体实修的理论与方法。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有些部分比较哲学化,还不明白,先暂时记录一下
评分空如来藏,不空如来藏,空不空如来藏。显宗密宗,空宗有宗,是次第修还是顿悟,佛内自证智境唯凭识境而成显现,达到智识双运的境界来看待禅修外的日常生活,观察世情,只这一乘。看完密再看禅,別有见悟。
评分有些部分比较哲学化,还不明白,先暂时记录一下
评分我早就知道,翱翔在佛学的天空俯瞰世界哲学的山间小径,是别有一番风味的,但苦于自己才疏学浅,始终未真得个中三味,读到谈师这篇《哲学东西》,乃令人豁然有省。而另外两篇阐释如来藏的论著,以四重缘起立科,尽发古德密意,可谓曲尽衷肠,悲心深切,尤令我辈浅识中观后学汗颜。不读此书,几成盲修矣!
评分重重相缘,层层相破。无论出世入世,思维有大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