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原野》是胡安·鲁尔福的短篇小说集,这些作品展现了墨西哥的乡村世界,描写了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暴露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这本故事集,评论界相当重视,从叙述学、人类学、社会政治等角度切入,把这十几个故事颠来倒去地解剖把玩。在文学史上,它被当成是墨西哥现代文学的开创性作品之一。
胡安·鲁尔福(1918—1986) 墨西哥小说家,被誉为“拉丁美洲新小说的先驱”,一生只留下篇幅极其有限的作品,却被历代文豪奉若至宝。出生于墨西哥农村,在孤儿院长大。贫苦的童年并未遮掩他求知的欲望和创作的才华。他的第一篇短篇小说便是由自己创办的刊物《面包》刊发的。此后他创作了一系列短篇小说,并于1953年以《燃烧的原野》为题结集出版。
1955年,《佩德罗·巴拉莫》出版后,一度乏人问津,有人认为它“写得很好”,也有人认为它是“一堆垃圾”。鲁尔福平静地面对着这一切。写完了小说,还是安心地做他的汽车轮胎推销员。几年后,《佩德罗·巴拉莫》声名鹊起,奠定了作家在拉美文学中的地位,鲁尔福却从此不再写任何小说。
本来想打三分,但是不想便宜翻译,多一分都不想给。这本书的文笔只能得6分。真的很讨厌译者口无遮拦的土话充斥在字里行间。另外如果这本书的作者的水平也就这么个样子的话,我真的就觉得马尔克斯是个马屁精。 等等等等
评分可以用恍惚来形容鲁尔福。时间的错乱,记忆的不准确,行动的被动。这一切源于贫穷,落后,无知的现实生活。马尔克斯从表达到主题无不受益于鲁尔福。尽管马尔克斯将一种风格炼成了辉煌,但在小说揭示的可能性上,鲁尔福要远远超过马尔克斯。 鲁尔福的叙述不会陷入心灵审判,道德...
评分本来想打三分,但是不想便宜翻译,多一分都不想给。这本书的文笔只能得6分。真的很讨厌译者口无遮拦的土话充斥在字里行间。另外如果这本书的作者的水平也就这么个样子的话,我真的就觉得马尔克斯是个马屁精。 等等等等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的印象不深,看过之后,写收评都无从写起。因为,书的腰封上写有《百年孤独》作者最顶礼膜拜的鲁尔福的大作,就卖了。 作品展现了墨西哥的乡村世界,描写了1910年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后的现实生活,深刻地暴露了其革命的不彻底性。对这本故事集,评论...
令人无法抗拒的极致诗意。
评分好啊 特别喜欢《玛蒂尔德·阿尔坎赫尔的遗产》
评分我能感觉其中存在某种诗意,但是它没能打动我。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评分2017年已读019:20世纪初墨西哥乡村的艰难岁月,贫瘠荒凉的原野,呼啸而过的风,如浓墨般阴郁而凝滞的天空,这片土地是一个“让忧伤筑了巢的地方”。《卢维纳》中如梦呓一般的独白,却好似昭示了那些苦痛的生灵所背负的真相:“在那里,人们不晓得欢笑,好像所有人的脸上都盖着一面板子。您要是愿意,随时都能看到这种忧伤。在那里吹着的风搅动着这种忧伤,却永远不能把它带走。它就停留在那里,仿佛就生在那里似的。这种忧伤甚至可以尝得到,感觉得到,因为它总是停留在人身上,死死地把人压住,因为它让人窒息,就像是在活蹦乱跳的心头敷上了一大块烂泥”。而整部小说集也如这篇《卢维纳》一般,如飘忽游荡的低沉喟叹,如睡思昏沉之际的喃喃自语,举重若轻的写法,并无法消减其中的绝望与孤独,生命是如此可笑,挣扎并不会带来拯救。
评分行文较流畅,符合读者阅读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