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典批判

双典批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刘再复
出品人:
页数:248
译者:
出版时间:2010-06
价格:2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3465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刘再复
  • 文学研究
  • 文学
  • 文化
  • 文学评论
  • 文论
  • 古代文学
  • 中国
  • 批判理论
  • 古典文献
  • 思想史
  • 哲学分析
  • 文本解读
  • 文化研究
  • 社会批判
  • 语言学
  • 历史反思
  • 思想对话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影响中国世道人心的书,不是政治、哲学、历史经典,也不是从西方翻译过来的各种经典,而是《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这两部文学经典。它进入中华民族的潜意识,构成中华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成为中华民族性格的一部分。本书是在肯定《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文学价值的前提下,对两部经典进行价值观批判,为大众阅读理解经典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生于福建南安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1989年旅居美国。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性格组合论》、《传统与中国人》、《放逐诸神》、《罪与文学》、《现代文学诸子论》、《人论25种》,散文集《太阳·土地·人》、《人间·慈母-爱》及《漂流手记》九卷等。

目录信息

序言:地狱门前的思索
导言:中国的地狱之门
一、文学批评与文化批判
二、天国之门与地狱之门
三、原形文化与伪形文化
四、人性文化与非人文化——聂绀弩的假设和笔者的补充
五、黑暗王国与光明个案
上部:《水浒传》批判
第一章 社会性“造反有理”批判——《水浒传》小逻辑质疑
一、《水浒传》的两大基本命题
二、两种不同质的追反
三、水浒若干小逻辑批判——关于“抢劫有理”等理由的质疑
第二章 政治性“造反有理”批判——《水浒传》大逻辑质疑
一、“造反”旗帜下的杀婴行径
二、“造反”旗帜下的杀人嫁祸
三、“遣反”旗帜下的扫荡
四、“造反”旗帜下的屠城
五、关于“造反有理”的四点思索
第三章 “欲望有罪”潜命题批判
一、欲望的权利与“欲”的不平等
二、英雄特色与英雄对美人的杀戮
三、天堂、地狱、人间——《红楼梦》、《水浒传》、《金瓶梅》对婚外恋女子的不同态度
第四章 屠杀快感的两大现象
一、屠杀快感的审美化现象——对李卓吾《水浒传》评点的质疑
二、屠杀快感的国际性现象
第五章 《水浒传》中的地狱之光——关于宋江的再评价
一、领袖的非英雄性与非英雄原则
二、独创农民革命的另一种“游戏规则
三、宋江形象所体现的“侠”的本真内涵
四、宋江妥协路线的哲学分析
下部:《三国演义》批判
第六章 中国权术的大全
一、权术与制度之别
二、刘备的儒术
三、曹操的法术
四、司马懿的阴阳术
五、出神入化的美人术
第七章 “义”的变质
一、“义”的伪形走向
二、“义”的排他性
三、兄弟伦理与责任伦理
四、关羽崇拜的心理分析
五、近代中国思想者的反省
第八章 智慧的变质
一、破坏性智慧的较量
二、诸葛亮智慧的伪形
三、智慧重心的易位
第九章 历史的变质——政治斗争三原则的源头
一、关于政治斗争无诚实可言
二、关于结成死党
三、关于抹黑对手——历史的伪形化
第十章 美的变质——双典“女性物化”现象批判
一、从尤物到祭物
二、另类动物与器物
三、权力斗争中的货物与赌物
四、毒物与畜物的惨剧
五、双典“女性物化”图表
六、“万物皆备于我”的变形
七、儒家的历史责任
双典阅读笔记一百则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尽管今日之文化讨论尚未超过近百年前的水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估。刘再复的《双典批判》一书正是承继五四文化批判精神,依照新的思想高度,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一次新的批判性的甄别。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影响深远,以此作为文化批判的切...  

评分

“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坊间俗语,似乎代表了对于四大名著中 “双典”的民间态度。施先生、罗先生倒也不必气馁,纵然是否定,但更是肯定,毕竟得到文化程度谈不上高的中国民间社会的“礼遇”,便已证明其影响之大了。从平话到小说,《三国》、《水浒》本就来自民间,...  

评分

在我们的观念里,暴力是可以被提倡的,但淫是万万不能触犯的。 众多文艺作品中,正面人物往往纯洁的如同少了个器官,但人生天地间,此长彼短,失调的内分泌会在另外一方面以加倍暴虐的形式释放出来,古中国的博大精深不光体现在唐诗宋词,也体现在车裂、凌迟、炮烙等酷刑上。 ...  

评分

1、中国有句老话: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这句老话的起源已不可知,但流传很广,但是奇怪的是并没有影响这两部经典的大范围流行。 2、文化是一个道不清、说不明的东西,但是有不得不说。四大名著作为民间文本是文化的天然最佳载体。对这些文本的解读是否能准确把握...

评分

尽管今日之文化讨论尚未超过近百年前的水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弃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估。刘再复的《双典批判》一书正是承继五四文化批判精神,依照新的思想高度,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一次新的批判性的甄别。小说《水浒传》、《三国演义》影响深远,以此作为文化批判的切...  

用户评价

评分

刘再复的文化批判,既没有哲学的高度、深度,也缺乏历史材料的扎实。可谓无根游谈。

评分

意外的是,聂绀弩的<资本论>竟流落在他手上。这书看得很难受,只有间或抓起来看两行才能看得进去点东西;盖刘是立场先行,所以很多批判在点子上,但结论又不是味儿。什么宋公明受招安是更可取的,因为是代表以妥协、对话为主的“亦此亦彼”的生存哲学,是最符合人性的方式云云;还有引证钱穆回忆,说什么他中学体操老师当时就说 英美法治后就不乱了 叫他不要信三国演义 云云 ,好吧三国的历史观是陈腐,然英美法“治”后就不乱?钱宾四怕是毫无西洋史常识。至于刘再复批判完三国的史观后跑去吹红楼,说<五美吟><十怀古>有更高的思想,这不是胡扯八道?要点脸行吗?总之,就是鲁迅的四个字,“不许革命”。我自己先行的结论是,我和卓吾一样,激赏水浒暴力的血腥美学;而我和刘再复一样,反对水浒的厌女,三国的权谋生活化。最后我讨厌红楼梦。

评分

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刘再复先生卑之无甚高论,通篇正确的废话

评分

收获不大

评分

非常重要的问题,但刘再复先生卑之无甚高论,通篇正确的废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