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奇·阿尔博姆(1959—),美国著名专栏作家,电台主持,电视评论员,此外还是活跃的慈善活动家。迄今为止,阿尔博姆已出版九部畅销著作,其中纪实作品《相约星期二》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三十一种文字,全球累计销量超过两千万册,成为近年来图书出版业的奇迹。2003年,阿尔博姆六年磨一剑的小说《你在天堂里遇见的五个人》将“星期二神话”继续延伸,成为当年惟一有能力在排行榜上与《达芬奇密码》叫板的超级畅销书。2006年10月,阿尔博姆推出小说《一日重生》,再度以奇巧动人的构思和轻盈感性的文字征服全球读者,口碑与销售俱佳。
米奇·阿尔博姆目前与妻子简宁居住在美国密歇根州。
全球总销量超过两千万册之《相约星期二》作者新作
由一句“你可以为我作悼词吗?”引出的心灵之书
米奇·阿尔博姆首次“与神对话”,重拾希望,顿悟人生
美国奥普拉读书俱乐部“2009年全美最佳非虚构作品”
故事从一个不同寻常的请求开始:“你可以为我作悼词吗?”那是一位八十二岁的老人,米奇·阿尔博姆儿时社区犹太堂的拉比。他曾经无数次地为临终者送去慰藉,这一回,他打算把将自己送上天堂的任务,交给米奇。
而另一个故事的开始,是一句向上天发出的企求:“耶稣,你会拯救我吗?”说这话的时候,那人正躲在一只垃圾桶后,他的妻子和幼女在哭泣。他盯着街上开来的每一辆汽车,非常确信下一盏车灯带来的就是要夺取他性命的杀手。这个人,后来成了一位普渡众生的基督教牧师。
两个真实的故事,沿着比小说更为奇巧的轨迹,交织成一部关于信仰的小书。为了写好这本书,曾以《相约星期二》震撼全世界的米奇·阿尔博姆追踪了两位神职人员的生命历程,拜访了很多地方,去到这个世界上持有不同信仰的“我们这里”和“他们那里”。
最终,不管是在“这里”还是在“那里”,米奇都找到了同样的答案——“有许多曲调,但都是一首歌,一首同样美好的、充满人性的歌。”这首歌再次创造奇迹,从去年到今天,它给了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最多的温暖和希望。
这是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讲的是我如何从两个截然不同的人那里学会了信仰。写这个故事花了我很长时间。我拜访了很多地方,走进基督堂和犹太堂,步入郊区和闹市,去到这个世界上持有不同信仰的“我们这里”和“他们那里”。
就像在信仰这个问题上经常发生的那样,我以为别人要我帮忙,其实被帮到的人是我。
——米奇·阿尔博姆
米奇·阿尔博姆采用单纯而优雅的角度,让读者读到一个关于信仰、包容、服务与爱的故事,也同时道出了人生的复杂……这些人物的经历,假如由另一位才华稍逊的写作者来整理,可能难以编织出具有意义的叙事。但阿尔博姆如此擅长把单张照片似的情节一片片收拢、妥善安排,让它们逐渐展现出一层又一层的意义,最后成为一个无法用其他方式说出来的故事……这是一本希望之书,也是他发自内心的对于信仰的深刻体悟。
——出版商周刊
Lord Above I needed help... for I'm not determined and have no patience. Was that you? So that I could have myself waited, for the longest time there could possibly be, for the traffic light to turn green...
评分人还是应该有一点信仰 初识信仰是在大学期间,寝室里有一个新疆的同学,是个回族。他是我感受到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朋友,最后成为了一个死党。 没遇见他之前,对回族的印象仅仅是戴个小白帽,不吃猪肉,据说猪救了回族人的祖先。 谣言总是这样,不知道从哪...
评分关于信仰,抛开宗教,我们还可不可以谈?也许这本书可以给你答案。 作者米奇是一个受传统犹太教教育长大的犹太人,即便这样,他也经常怀疑自己的信仰。直到他收到了他从小到大一直有点“害怕”的一位社区拉比“大先生”的来信邀请,这个邀请有些特别,希望米奇可以给他的葬礼写...
评分追着这个作者读得,始终觉得《在天堂上遇到的五个人》最好。
评分当点上“刘先生推荐”的标签时,还是会有些心颤,不过读刘先生在某次月光书房中推荐的书也许是最好的纪念。通篇又是陪伴一位老人走过最后的路程,但和《相约星期二》不同,这里的老人是一位“拉比”,谈的是信仰。无论哪个上帝,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
评分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在暴风雨中睡觉”。有那么一点信仰吧,不过真的只是一丝,而且不够深刻坚定。
评分祂最不吝嗇的就是給我們以希望……
评分一次从图书馆回来,在路上,同事问我,他说:“有信仰和没有信仰有什么区别。”我一时语塞。对于一个无神论者,将上帝或者佛陀作为信仰的对象,以及它真的能带来什么,这样的问题我从来没有思考过。在这本书里,我也没有得到答案。信仰真的可以救人于水深火热,使人坚强?这真不好说。四书五经作为传统文化的基础,几千年来被读书人奉为不可动摇的模范。这是信仰吗?我不知道。总结:信仰不针对某个具体的某个对象,它是一以贯之的文化传统。至于它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是好是坏,那要看这个一以贯之的东西到底包含了哪些,有在多大程度上被人认可和主动服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