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美学 朱光潜 艺术 哲学 文艺评论与理论 经典 中国 国学
发表于2025-02-16
谈美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要欣赏啊。 艺术家固定事物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解脱。和实用的态度"有所为而为"不同,美感的态度是"无所为而为",这一条区分开美与真善。美是美感的态度,真善分别是科学和道德的态度。
评分有体系,也很通俗,只是,为什么会是国学丛书的一本?敢问中华书局,国学是神马?
评分奈何谈美不美。
评分虽然有些观点不是太认同 不过写的真好 文笔好 干货多 不过此书在这个国学系列中真是奇怪
评分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大汽车路,两旁景物极美,路上插着一个标语劝告游人说:慢慢走,要欣赏啊。 艺术家固定事物价值,全以它能否纳入和谐的整体为标准,往往出于一般人意料之外。他能看重一般人所看轻的,也能看重一般人所看重的。在看重一件事物时,他执着,在看轻一件事物时,他也知道解脱。和实用的态度"有所为而为"不同,美感的态度是"无所为而为",这一条区分开美与真善。美是美感的态度,真善分别是科学和道德的态度。
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安徽桐城人。我国著名的美学家、教育家、翻译家。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l918年考取香港大学,学习了教育学、英国语言和文学以及生物学和心理学等,奠定了一生教育活动和学术活动的方向。1922年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吴淞中国公学和春晖中学任教,后来到上海参与立达学会和立达学园的创办,倡导“教育独立自由”。l924年发表了美学处女作《无言之美》。自1925年起,在英法留学八年,期间完成很多著述,如《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文艺心理学》《谈美》《诗论》《变态心理学》等,并翻译了克罗齐的《美学原理》。回国后,受聘为北大西语系教授,主编过《文学杂志》。此后陆续著有《悲剧心理学》《谈文学》《谈修养》《西方美学史》《谈美书简》《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
《跟大师学国学:谈美》是美学家朱光潜先生以书信形式为青年所写的一本美学入门书,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美学研究的理想目标——“人生的艺术化”。朱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娓娓而谈,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体悟渗透在质朴清新的文字中,“引读者由艺术走入人生,又将人生纳入艺术之中”(朱自清语)。全书最后呼吁人们“慢慢走,欣赏啊”,认为“欣赏之中都寓有创造,创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赏”。书后收录朱先生的《近代实验美学》一文,供读者朋友参考。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情”,这是作者朱光潜为人的准则也是全书的一个基本观点,我认为本书<谈美>的一个落脚点就在于如何来“出世”,此出世非平常所认为的佛家的出世。 朱光潜先生是美学界的泰斗,是我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广...
评分看了这本书我才发现,80年前朱先生已经讨论过装逼的问题了。 艺术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世上有两种人的生活最不艺术,一种是俗人,一种是伪君子。俗人根本就缺乏本色,伪君子则竭力掩盖本色。俗人迷于名利,与世沉浮,心里没有天光云影,他们的大病是生命的干枯。伪君子则是...
评分1,美感不同于直接的快感,联想的快感或美感经验。 2,美感产生于与现实的距离。 3,我们只观赏这种孤立绝缘的意象,不考虑与其他事物的关系,也不考虑其实用性。 4,在观赏这种意象时,我们处于聚精会神以至于物我两忘的境界,所以于无意之中以我的情趣移注于物,以物的姿...
评分同时一件事物,看法有很多种,所以看出来的现象也就有很多种。 第一节 我们对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 科学的 美感的 』 幼年人,成年人。情景和性格的差异都能影响到看古松的面目。古松虽然是一件事物,你所看到的古松和我所看到的古松却是两件事。 知觉不完全...
谈美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