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教授,1986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创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并担任主任一职。
林毅夫教授是国内外知名的经济学家,在国内外有众多兼职,曾担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是第七、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十一五”规划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5年当选全国劳动模范。
此外,他还担任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名人顾问”;2008年2月4日,又被任命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并于同年5月31日就任,成为第一位来自中国、也是第一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中国经济专题》总结了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了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了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中国经济专题”是林毅夫教授在北大面向本科生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开设于1998年,到《中国经济专题》成书时正好十年,累计听课人数已上万,课程以其前沿理论与本土化关注的完美结合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并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当之无愧地被评选为北京大学精品课程。《中国经济专题》虽名为专题,实为对中国过去、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的一个系统阐述和解析。
《中国经济专题》是林老师在北京大学教学生活的一个小结,就像他在前言中所说的:“盼望此书的出版能和已上过这门课的同学们重温当时上课的情景,也盼望能通过这《中国经济专题》和未能上这门课的同学们进行思想的交流”。虽然事务繁忙,林老师却从不吝惜自己和学生在一起的时间。同一研究中心的姚洋教授说过:“林老师特别喜欢讲课,他可以连续讲4个小时,不停顿的,如果不是学生饿了的话,他可以从下午一直讲到晚上。”林老师言传身教的不仅仅是他的学识,还有他的理想。他希望学生有高远的抱负,有胸怀天下的志向。他说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到国家民族复兴的希望,所以他在书中有这样的感叹:“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陶陶!”
这本书是林毅夫老师在北大所开设同名课程的整理。书中以“一以贯之”的理论体系去解释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成就、问题、机遇和挑战。 范蝥“三聚其财三散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投机和市场经济就已十分活跃;《清明上河图》...
评分1,第一次看林毅夫的书,从第一章起就被深深的吸引了。 2,回答李约瑟之谜:欧洲工业革命之所以能发生,是因为科学革命的产生,中国之所以没有产生科学革命,是因为科举制度抑制了人的好奇心。 3,全书的核心思想:生产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自生能力、国家比较优势、渐进式改革优...
评分 评分朋友从日企离职,抱怨现在在华日企里,日本人恶心,中国人狗腿,整体萧条一片,我只好安慰她,你看日本经济从90年代之后不就没好过嘛。上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高速发展到骤然衰落,其中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原因,无论是内部的问题还是外来的危机,对于研究中国经济的发展都是...
评分这本书还是很不错的,把国内经济的一些问题阐述的还是很明白的。不过里面很多观点还是不敢苟同的,考虑到作者的个人背景,我想还是能理解的。建国前三十年的种种争论,应该放在一个更为大的历史背景来看,邓对改革开放的判断就是有一个很长的和平时期,而这在建国前三十年是没...
再研究一下再说
评分脉络异常清晰。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内含演化的思想。
评分林虽然近年来有为政府放大炮的嫌疑,但是不可否认林的经济学水平在国内还是首屈一指的。其比较优势理论还是一个比较深刻的理论,内在逻辑统一,也对于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和转型经济问题做出很好的解释。本书对于其经济学研究方法的阐述也有助于青年学者重新理解经济学。一本不错的书。值得看第一部分的对话和第二部分王勇的评论。。
评分哇,都出书啦。
评分我被洗脑了,中共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政策真是好呀真是好~对于计划经济的本质有着言简意赅的说明,对应的社会政治问题也做了一个串联梳理,感觉原先念的中国近现代史都白念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