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承論與鄉土生活研究法》為“日本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的兩本概論書《民間傳承論》、《鄉土生活研究法》的中文閤譯本。其中《民間傳承論》是柳田國男係統闡述民俗學理論方法的著作,書中對民俗學的意義、特色、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民俗資料的分類、內容等作瞭詳盡的說明,體係嚴整。《鄉土生活研究法》,同樣以方法論為主要內容,但麵嚮一般讀者的概論性性質更為突齣,對“救世助人”這一民俗學的社會使命的強調也更為明確。
1、民俗传承论的“术” 民俗文化的传承却很少有“术”层面的讨论。 1934年出版的《民间传承论》中,柳田國男将民俗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生活外形,可以称为观察采集,或者旅行者的采集,也可叫生活技术志。 • 第二部分是生活解说,可称为访谈、观察采集,...
評分1、民俗传承论的“术” 民俗文化的传承却很少有“术”层面的讨论。 1934年出版的《民间传承论》中,柳田國男将民俗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生活外形,可以称为观察采集,或者旅行者的采集,也可叫生活技术志。 • 第二部分是生活解说,可称为访谈、观察采集,...
評分1、民俗传承论的“术” 民俗文化的传承却很少有“术”层面的讨论。 1934年出版的《民间传承论》中,柳田國男将民俗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生活外形,可以称为观察采集,或者旅行者的采集,也可叫生活技术志。 • 第二部分是生活解说,可称为访谈、观察采集,...
評分1、民俗传承论的“术” 民俗文化的传承却很少有“术”层面的讨论。 1934年出版的《民间传承论》中,柳田國男将民俗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生活外形,可以称为观察采集,或者旅行者的采集,也可叫生活技术志。 • 第二部分是生活解说,可称为访谈、观察采集,...
評分1、民俗传承论的“术” 民俗文化的传承却很少有“术”层面的讨论。 1934年出版的《民间传承论》中,柳田國男将民俗学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 第一部分是生活外形,可以称为观察采集,或者旅行者的采集,也可叫生活技术志。 • 第二部分是生活解说,可称为访谈、观察采集,...
《鄉土生活研究法》可以看成對《民間傳承論》的補完。故前半本看的較慢但後半本與前半本結構相若,需要筆記的內容也較少。作為概述對某而言最有用的部分大概就是如何做調研罷。【以單詞為單位】
评分貴近現代史行當所有做社會生活物質文化史的統統要達到這個水平纔行!
评分旅途中看的,相當長見識,本書是導論性質的,所以許多東西隻是點到為止,中國什麼時候纔齣版柳田國男的全集啊!!!
评分因為看得太晚所以特意多加一顆星……
评分旅途中看的,相當長見識,本書是導論性質的,所以許多東西隻是點到為止,中國什麼時候纔齣版柳田國男的全集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