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本比较文学研究专著。第一部分追溯了赵氏孤儿本事的演变,探讨了纪君祥为影射时事,抒写当时反元复宋的共同意识而作此剧的命意所在,进而对《赵氏孤儿》和《中国孤儿》两剧的背景和艺术特点等进行了深入比较。第二部分是作者精心翻译的伏尔泰《中国孤儿》的中译本。
范希衡(1906—1971),著名教授、法国文学翻译家。1915年秋入北京大学法文系学习,1929年考取庚款留学,1932年毕业于比利时鲁汶大学,获得拉丁语系语言学及文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教于上海震旦大学和南京大学等校法文系。译著包括卢梭《忏悔录》、伏尔泰《中国孤儿》等。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不得不说 《中国孤儿》太好看了我当言情小说看的,这个爱情故事太合我了,法国人着实浪漫,伏尔泰真是天才。 《赵氏孤儿》影射的是宋元之争(程婴-文天祥、“召公舍子”,屠岸贾-贾似道,公孙杵臼-吴潜,公主-杨淑妃)。 伏尔泰的《中国孤儿》一方面回应了卢梭(“战胜者接受战败者文化统治”,文德战胜暴力),另一方面影射他心目中的中国精神:忠孝节义(伊达美),宁死不俘的儒士气节(臧惕)。
评分想到是作者1932年的博士论文,觉得质量真的挺高的。
评分想到是作者1932年的博士论文,觉得质量真的挺高的。
评分简单的讲,写的很清晰啊!!!我这样古代文学小白也能看的津津有味,虽然这是一本比较文学的书,考据详实,倾向于法国影响研究?……大概吧…… 书里的好内容记录到了小本本上。不过,感觉这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对书的写作思路的理解。在进行比较文学的研究中,或者在研究改编问题或者其他的一些作品比较,要在浅层分析异同,再此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成因,要由小点出发,挖掘深层内涵才可以。因为今天跟老师聊了一下毕业论文的问题,现在自己的问题就是不会理论和文本分析结合,许多理论性的知识在浅层上是了解的,论文不舍的删减,哪个理论都要说一下,但是又都说不全,也没有内在联系性,这本书的写法给了我很好的指导。 小白的一些小想法,加油鸭~ 2019.03.19-2019.03.22
评分考据极致详细 拜 读完我就去完善了wiki的赵氏孤儿词条下的改编版本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