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慧博士是清华大学外语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副主任。她曾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多所大学进行过学术交流,期间开始关注库切的作品以及其流散经历。她本人曾亲自探访库切居住过的国家和地区,与库切本人以及库切研究专家探讨,写过很多关于库切的论文,其中两篇英文文章已被国外出版物收录。
在本书中,作者利用自己的外语专业优势,在运用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国内外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跨文化和跨学科的视角,从流散的角度研究库切的专著,追溯和分析库切的流散生涯与其写作策略的关系。本书将库切放在后殖民理论家与流散作家的范畴,从流散文学的发展趋势入手,分析库切流散生涯对其写作策略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该书的主要内容是分析库切独特的超验他者视角对历史的解构和对文明的抑扬,从中梳理出库切所要建构的理想帝国。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都具有后殖民的性质,因为他们都要经过从仰望世界到平视世界的过程。”最后他们发现,流散状态本身才是唯一类似家的存在。至于与过去言和与否,又有什么要紧。
评分难得的一气呵成
评分(巴赫金-复调、狂欢、对话、对位/霍米巴巴-后殖民)诗人的工具是类比。
评分没读完。
评分名为评传,实际上关于库切生平的内容很少,主要是基于库切文学作品展开的批评与阐释。看得出来,作者非常认真地细读了库切的所有作品,解读也比较深入全面,但可惜运用各种西方理论过多,学究气浓重,比较刻板,也缺乏直观感受库切文学魅力的同理心,实属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