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赖恩•博伊德,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语系杰出教授,对美国、巴西、英国、希腊、爱尔兰、新西兰及俄罗斯的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以及从史诗到喜剧的翻译多有著述,成果在四大洲荣获多种奖励,并被译成12种文字。他最富盛名的学术成果包括《纳博科夫的<阿达>:意识之地》(1985,2001),两卷本传记《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1990)、《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1991),《纳博科夫的<微暗的火>:艺术发现的魅力》(1999),网站“阿达在线”,此外还编有八卷本的纳博科夫小说、回忆录、蝴蝶著述、诗歌翻译及诗集,最近的一卷是《微暗的火》(2011)。他对文学与进化论的研究也很著名,成果包括《论故事的起源:进化、认识与小说》(贝尔克纳普/哈佛,2009)以及合编的《进化、文学与电影读本》(2010)。
刘佳林,1965年11月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近现代西方文学及文学理论,比较文学及文化,传记写作及传记理论。近期主要成果有有:《比较文学概论》(参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论文明、权力与知识》(译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诚与真》(译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汉娜•阿伦特:政治、历史与公民身份》(译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外国传记鉴赏辞典》(副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尼古拉•果戈理》(译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目前正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纳博科夫小说论”的研究工作。
美国对纳博科夫来说太重要了:这里是他的避难所,是他最终放弃俄语而改用英语写作的地方;他在这里第一次发现了新的蝴蝶品种,实现了童年的梦想;他在这里写下了那些著名的文学讲稿,翻译、评注了备受争议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更重要的,他在这里创作了让他名扬天下的《洛丽塔》;美国还为《微暗的火》,为《阿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尽管1959年后去了欧洲,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美国公民的身份。纳博科夫的后半生是名副其实的“美国时期”。
博伊德以一种准确而从容不迫的笔调追踪纳博科夫美国时期的生命轨迹:他不断的搬迁,他的艰难求职,他的捕蝶与写作活动,他的成名与迁居欧洲,他跟威尔逊友谊的始末,他与出版商、采访人及传记家的交往,他的疾病与去世等等。博伊德主要围绕纳博科夫的三种身份来组织材料——教师、科学家和作家,并注意揭示他的那些非常个人化的特征,那独特的蝴蝶研究视角,教学活动中那些纳博科夫式的问题,对细节的关注,等等。
纳博科夫的小说艺术就是细节的艺术,而博伊德的文本分析则堪称小说细读法的范例,他让我们深悟到细节之于纳博科夫小说的决定性意义。同时,他还给我们展示了纳博科夫的世界中那一幕幕以想象力为主人公的奇幻剧,正是依靠想象力,纳博科夫将非常个人化的经验点化成了非个人化的艺术,将寻常普通、杂乱无章的生活世界幻化成了神奇新颖、和谐有序的艺术世界。阅读纳博科夫,阅读《纳博科夫传》,我们经常面对的就是这种想象力。
任何一本关于纳博科夫的传记都不免面对这种窘况,即不但要接受纳博科夫及其家人极其苛刻的审视,这样的他者传记也免不了拿来与纳博科夫本人的自传性文本作对比。纳博科夫本人并不是反对他者传记,归根结底来说是一种自视甚高的傲慢以及对他者书写的不信任。从他的《说吧,记忆...
评分艺术之灯照亮生命的印张 刘佳林 原载《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1期 20世纪30年代,流亡西欧的纳博科夫与遭遇同样命运的文学评论家霍达谢维奇惺惺相惜,多有往还,对俄国文学的共同感情和彼此间的相互欣赏将他们紧紧地连在一起。霍达谢维奇是普希金研究专家,他反对20世纪俄苏文...
评分终究悲哀的外国语 在各种传记版本(包括他自己写的《说吧,记忆》)里,纳博科夫自幼显露的傲人天资,都是小说化的传奇。就连七岁那年的一场大病,也被他自己和家人极尽渲染,让读者既揪心于“生活在这个家庭里好像停滞了,...
评分非常个人化的与非个人化的 (代译序) 刘佳林 “多么令人高兴呵,室外大雪纷飞/遮蔽我对草坪的瞥视,高高积起/使得床椅恰好矗立在皑皑白雪上/矗立在外面晶莹明澈的大地上!”当我在奥尔巴尼安顿下...
评分他对俄罗斯一往情深:读《纳博科夫传——美国时期(上、下)》 侯磊 二十世纪重要的现代作家中,纳博科夫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不仅仅是因为他写出了惊世骇俗的《洛丽塔》,更让人感兴趣的是他的身世和经历。如果单单从他美国时期的经历来讲,纳博科夫完全可以归入学院派的...
看完上册,下册消失在图书馆的书海里找不到了~
评分总算是进入印刷流程了!长途跋涉,心智耐力的考验……
评分在看了国内某些恶心的论文以后给它再多高分也不为过。唉V.N.
评分总算是进入印刷流程了!长途跋涉,心智耐力的考验……
评分一本完全纳博科夫式文风的伟大传记,很难区分某些描述性文字究竟是纳氏原文,还是博伊德独创,而在汉译的精确度上,极其完美地三重契合,让我们领略“高贵的散文,深奥的词汇,优雅流畅多变的句子,视觉细节的精确细致,深刻的用典,处于前景的语言组合游戏,清澈灵动”。收集如此翔实丰厚的事实,阐述如此深入全面,让我对于部分未读作品也偷窥一角。有如昙花一现的幻影,有如纯洁之美的精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