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7年生於紐約,美國知名文化人類學家、詩人。
大學時期主修英國文學。1919年入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文化人類學,是Franz Boas的學生,1923年獲博士學位,之後留校任教。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事對羅馬尼亞、荷蘭、德國、泰國等國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對日本的研究,即《菊與刀》一書成就最大。
第二次大戰後期,德日敗局已定,美國極需制定戰後對德日的政策,於是1944年作者受命於美國政府,完成這份日本研究報告。
戰後,繼續在哥倫比亞大學參加任教,於1984年9月病逝,享年61歲。
《菊與刀》是一部闡述日本民族文化的著作,作者本尼迪克特是美國的文化人類學家。二戰末期,他接受美國政府的委托,從文化的角度對日本人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模式進行研究。事實證明,書中觀點讓戰後美國對日政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並且也都獲得了預期中的效果。半個多世紀過去了,《菊與刀》因其巨大影響和經典的學術價值,已經成為人們了解日本的必讀經典。
本書特色
一部影響日本命運的經典巨著,半個世紀以來的熱銷圖書,被譯成30種語言,全球狂銷三千萬冊!
解讀日本文化的絕佳經典,由各種不同層面剖析日本,不論是文化傳統、道德觀或是基本教養,完整不遺漏,讓你迅速了解獨特的日本民族。
最近花了五天看了一本书,名曰《菊与刀》。与自身状态相比,我觉得这次行动很迅速,相比于以前半个学期磨掉的《吾国吾民》,算是质的进步。起码我的行为反馈给我自己,我再一次乐学了。 刚刚看完,趁着大脑还有些余热,写下点真切的感想,不论怎么样,多一种交流,多一种思想...
评分死亡=悲哀=美,这是在日本人心目中的一个等式。 死亡在到来的那一刹那,如同樱花绚烂地飘落,这是美的极致,也是他们所想要的理想状态。在日本人的观念中,死亡意味着纯洁、干净和超脱。他们毫不畏惧死亡,坦然地面对死亡,欣赏死亡,而且他们像是在体验死亡,甚至乐于...
评分对于日本,我们这代人实在感情复杂。从小受的国家主义教育令人始终不忘历史的耻辱,最早接触的日本人形象是抗战题材电影上留着小胡子、愚蠢又凶残的日本军官,听到最多的日语是咬牙切齿的“八格呀路”;可是时间推移,这种单一印象受到无数信息的冲击和篡改,日本的电子产品是...
评分菊与刀这本书是一篇关于日本人的报告,但这里并不想讨论日本的民族性和国民性问题,本文更愿意把目光投向本尼迪克特分析日本民族的方法。 本尼迪克特从没未去过日本,也不懂日语,更没有接触过正常生活状态下的日本人。她只凭借去过日本的美国人写的游记﹑日本自己的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