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1928-1967)
拉丁美洲左翼革命家,本名埃内斯托格瓦拉。1928年6月14日出生于阿根廷罗萨里奥市的一个建筑公司业主家庭。1953年毕业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1954年在危地马拉J阿本斯古斯曼民主中服务。1955年在墨西哥参加F卡斯特罗领导的七二六运动,接受游击训练。
手记式的文字记录了1951年切·格瓦拉和朋友阿尔贝托·格拉纳多两度靠骑摩托车和在公路上拦车,在南美洲五国漫游的旅程,以及他的观察与思考。两位年轻人在旅程中体味到拉丁美洲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各种事物不断地改变着他们的看法。格瓦拉亲眼看见了人间的苦难和社会的不公,进而悟出自己生命的方向。就在这场发现之旅之后,切加入了古巴革命。
埃内斯托·切·格瓦拉,这绝对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代表着一种独立自由的革命精神,尽管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他到底革了谁的命,最后又是被谁割去了生命,只是我们随时能在飘扬的旗帜或者个性的文化衫上,看到他那颗永不屈服的头颅。这本书,是在格瓦拉还未成为那个伟大的革命家...
评分托朋友的提醒在香港书店买到此书,可能很多人看过它后来拍成的电影《摩托日记》(The motorcycle diaries) ,但这位共产主义革命英雄的手记,在社会主义中国却没有出版,倒是台湾的大块文化出版社发行了。 此书原版1996年出来,再加上1997年十月是切格瓦拉(Ernesto Che Guev...
评分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见到切格瓦拉的logo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或许就是种难以言表的朝圣者在见到圣城麦加的心情。我很小的时候在读者上看见了他,就发疯一样爱上摩托上的青春。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像我一样,第一次见到切格瓦拉的logo就喜欢的不得了,那或许就是...
评分 评分如果没有毕业之前那次环游拉丁美洲、长达八个月的摩托车艰难之旅,如果不是旅途中一路体会了拉美各国劳苦大众的苦难生活,或许世界上只多了一个富家子弟的医学院毕业生、一位技艺高超的医生,决不会有我们永远怀念的理想主义者切.拉瓦格。 《摩托日记》记述了作者长达八个月的...
格瓦拉本人的文笔其实挺一般,远远不到职业作家的水准;但是这本旅行日记感情如此真挚;这旅行始于青年的风发,却耽于少年的玩乐。格瓦拉从此都是一个少年:他没有在工业部长的位子上脑满肠肥,却在刚果的丛林中瘦骨嶙峋;他没有在革命先驱的荣耀里固步自封,却在玻利维亚壮烈地立往生。他本来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文艺青年,应该作为一个医生受世人的尊敬和供养。但他扛起枪奔跑在每一片没有独立和平等的莽丛里,呼啸着穿过南美的每一片土地。
评分文字和电影都看过不只一遍,每次看完都有立即上路的冲动。
评分谁能知道一个gap year的医学院文艺青年在游历的旅途中蜕变成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和杀人魔。
评分格瓦拉本人的文笔其实挺一般,远远不到职业作家的水准;但是这本旅行日记感情如此真挚;这旅行始于青年的风发,却耽于少年的玩乐。格瓦拉从此都是一个少年:他没有在工业部长的位子上脑满肠肥,却在刚果的丛林中瘦骨嶙峋;他没有在革命先驱的荣耀里固步自封,却在玻利维亚壮烈地立往生。他本来是一个体弱多病的文艺青年,应该作为一个医生受世人的尊敬和供养。但他扛起枪奔跑在每一片没有独立和平等的莽丛里,呼啸着穿过南美的每一片土地。
评分谁能知道一个gap year的医学院文艺青年在游历的旅途中蜕变成一个激进的革命者和杀人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