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奥·科塔萨尔(1914-1984),阿根廷作家,拉美“文学爆炸”的代表人物之一,短篇小说大师。1951年移居法国,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译员。1963年以长篇小说《跳房子》震惊文坛,同时著有多部短篇小说集、诗集、一部研究济慈的专著,以及若干文体上难以归类的作品。他热爱爵士乐,曾一度支持古巴革命。
小说主人公奥利维拉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他执着地寻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无论巴黎,还是阿根廷,苦苦的求索,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绝境。
《跳房子》是部充满了游戏的色彩的小说,作者提供了两种阅读方式:第一种是顺序的从1读到56章结束;第二种是在顺序阅读前56章时,跳跃、穿插进后99章的内容,看起来就像那种“跳房子”游戏,小说的内容因此更为丰富,也更为庞杂。
刚看到第五章 为什么作者认识那么多艺术家,画画的写书的搞音乐的。 虽然也不影响阅读,但是没看到一个名字就要看下面的注解还是挺不爽的。 看完此书的人请谈谈,你对作者认识这么多艺术家,有什么看法?
评分 评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同时也偶尔会质疑他人心目中的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认为这样那样的作品是伟大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伟大作品被“公认”以后,就少有人去问其为什么是“伟大”的原因了。比如,我一直读不进莎士比亚,我讨厌张爱玲...
评分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伟大作品,同时也偶尔会质疑他人心目中的伟大作品。为什么会认为这样那样的作品是伟大的,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原因。当然有很多伟大作品被“公认”以后,就少有人去问其为什么是“伟大”的原因了。比如,我一直读不进莎士比亚,我讨厌张爱玲...
评分【2018.2.6~2.7】【第二种读法】如果看第二种读法的序号,会发现“可以放弃阅读的章节”第三部分,都是附着在第一种读法之上。第三部分有些章节完全不妨碍第一种读法的情节走向,有些则对第一种做了补充(比如奥利维拉和波拉的对手戏,比如玛伽的加戏,比如特拉维勒和塔丽妲在床上对话那一章节的重述和补充)。第三部分充满了独白、呓语、心理描写、笔记体和第二人称叙述等典型现代派手法,让第二种读法变得艰难晦涩。科塔萨尔说第二种读法是邀请读者一起完成这部小说,读者还可以自己开发出更多种读法。读完第二种,可以明确,各个章节之间,可以从人物和情节两条线来自由组合:奥利维拉、玛伽以及波拉的三角恋;出车祸作家莫莱里关于文学创作的思考,以及奥利维拉看望莫莱里的情节;蛇社成员的讨论;奥利维拉和好友特拉维勒及其妻子塔丽妲
评分一直没能看完
评分一直没能看完
评分买了新版了
评分每日如厕刷3-5章,42天阅毕,太TM文艺了,豆瓣所有文艺装逼犯在这书面前都是土鳖加八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