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俄国和冷战

美国、俄国和冷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著者简介◆——————————————————————

沃尔特•拉费伯尔 当代美国著名历史学家。出生于美国印第安纳州,先后获斯坦福大学硕士、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1968年以来在康奈尔大学任历史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美国的时代:1750年以来美国对外政策的国内和国外方面》,《不可避免的革命:美国在中美洲》,《巴拿马运河:历史视野中的危机》,《新帝国:对美国扩张的解释,1865-1998》,《迈克尔•乔丹和新全球资本主义》,《死亡的赌注:林登•约翰逊、越南和1968年大选》。他还是《剑桥美国对外关系史》第2卷《美国对机会的寻求》(有中译本)的作者。他所著《冲突:历史上的美日关系》(1997年)获得班克罗夫特奖和霍利奖。

◆译者简介◆——————————————————————

牛可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副教授

翟韬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研究生

张静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博士研究生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美] 沃尔特·拉费伯尔
出品人:
页数:370
译者:牛可
出版时间:2011-2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6287548
丛书系列:后浪大学堂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冷战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冷战史 
  • 美国 
  • 苏联 
  • 大学堂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初版于1967年,历经多次修订而畅销不衰,是冷战史的经典之作。1980年商务印书馆引进翻译此书第三版,定名《美苏冷战史话,1945—1975》,深受好评。

正如书名《美国、俄国和冷战》所揭示的,这是一本从美苏视角来解析冷战的著作。它聚焦于冷战的两个主角,上溯19世纪末两国的纠葛,下及2006年双方的动向,由此论述了冷战的缘起、演变、结束以及对今日美俄关系的影响。

本书强调两国国内政治对于冷战进程的重大影响。两国的意识形态、经济状况、领导人性格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它们的对外政策。美国在这一点上尤甚。作者认为,美国在冷战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均具有主导性,故对其予以更为严厉的批判。

◆本书亮点◆——————————————————————

史学大家的冷战史经典 本书作者沃尔特•拉费伯尔是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对外关系史学者之一,美国历史学中激进的威斯康星学派主要代表代表人物之一。本书的第一版面世于1967年冷战正酣之际,40年间历经10次修订再版而畅行不衰,成为在历史学界内外备受推崇、广为阅读的权威性、经典性的冷战史叙事文本。本书第十版吸收补充了近年来冷战史研究中的新材料和新成果,并增写了新的内容,从而呈现出历久弥新的风貌气象。

宏阔的历史视野 本书以美国和俄国之间的冲突为中心,详尽而又从容地展现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国际冲突的宏大历史画卷,揭示和解说了冷战多方面的动力、内容和影响。它将美苏双方的冷战对抗上溯至两国在19世纪的历史纠葛,在主体部分中讲述和阐释了冷战中的历次重大事件和总体演变趋势,最后又把富含洞察力的史家眼光投向“后冷战”时代直至2006年的国际关系冲突,从而揭示了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以及历史和当代世界之间的深刻关联。

高超的叙事技巧 作者的如椽大笔之下,头绪纷繁、变动复杂的冷战史成为一幕幕贯穿着清晰的线索的鲜活灵动的历史活剧。本书不仅清晰详细地讲述美苏两国高层在冷战中的危机和“热战”、斗争和“缓和”中的决策活动,而且深刻揭示了双方对外政策与其各自国内政治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美国方面,影响冷战决策的意识形态、民意波动、经济走势、领导人性格、官僚机构的冲突、国会和总统之间的博弈等多种因素也得以不同程度的揭示。

批判的锋芒 作为激进派史学家,拉费伯尔批判的锋芒在更大程度上指向了美国,他在本书中致力于揭示美国对外政策中的自私的动机、固执的意识形态偏见、对别国的错误认知和估算,以及所产生的对自身和别国所产生的灾难性的后果。书中不仅对政策精英的虚妄谬误厉声直斥,也不避对美国民众的短视盲从予以讽言讥评。这部书,可以被看成是一个历史学家对他的祖国发出的“以负责和诚实的方式来使用美国的权力”的恳切而有力的呼吁。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关于冷战的历史,有很多种写法,这本《美国、俄国与冷战》属于比较传统意义上的美国视角。 结构安排上,依然以最传统的时间轴为基础,但是本书的特点是主要资料和内容都来自美国国内,缺乏对苏联的叙述以及冷战中的其他参与者的内容。 内容没有太大意义上的新意,属于中规中矩...  

评分

文/落潇 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古老的中国文化在美苏争霸也得到了发扬光大,尤其是20世纪的100年中,这句富含哲理的精髓之道被世界所倡导。从小对美苏军事非常感兴趣的我,尤其是学过历史之后,更是从美苏争霸中,感受军事的魅力。《美国、俄国和冷战》站在客观的角度...  

评分

“美国总是赢得战争,却输掉和平”。人们经常用这句话来打趣美国,嘲笑这个超级大国在战争与和平之间尴尬而可笑的局面。这句话听起来像玩笑,说得极其轻松,而轻松和愉悦似乎也符合美国人给我们一贯的印象。美国人对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几乎已经到了一种可笑的程度,在各种文...  

评分

1950年,武装干涉朝鲜。 1950年,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 1953年,中央情报局在伊朗组织政变,推翻致力使石油工业国有化的伊朗首相摩萨德克政权,伊朗君主制复辟。美国获得了伊朗石油产量的40%;后来1978年伊朗国王终于被推翻,伊朗走上了极端反美的道路。 1954年,危地马拉的...  

评分

我记得在看刘震云的小说《单位》的时候年纪还不大,还在上学,啥也不懂,但是书中的一句话却印象深刻,就是标题前面那句,当时也不理解,为啥没有了堵头儿,人活得还不痛快呢?后来又活了十几年,嘿嘿,觉得这句话真精辟。 国家约略地可以看成是一个人,美国是个长满青春痘儿...  

用户评价

评分

也是过年期间在家翻的,冷战的对抗蛮有意思,历史似乎总是重演,其实意识形态的对抗好像也没有那么重要么,还是势力范围之争?美国的对外政策还真是蛮受其国内政治影响的。

评分

极好的关于美俄冷战的教科书。

评分

很好看!八卦也多!对美国冷嘲热讽也不少!

评分

冷战期间美国外交史

评分

翻译的真不错,可惜啊,一个超大的排版错误,都不能用白璧微瑕来形容了,看了之后难受的我睡不着觉,等再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