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昆德拉,小说家,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自1975年起,在法国定居。
长篇小说《玩笑》、《生活在别处》、《告别圆舞曲》、《笑忘录》、《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不朽》,以及短篇小说集《好笑的爱》,原作以捷克文写成。
最近出版的长篇小说《慢》,《身份》和《无知》,还有随笔集《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原作以法文写成。
《雅克和他的主人》,系作者戏剧代表作。
一道魔幻的帷幕,上面织满了传奇,挂在世界的前面。塞万提斯派堂吉诃德去旅行,撕裂了这道帷幕。世界在这位流浪骑士面前,以它非诗性、喜剧性的裸体,呈现出来。
就像一位匆匆化妆去赴她的首次约会的女人,当世界涌向刚刚出生的我们时,是已经化过妆、戴上了面具、被预先阐释了的。而上当受骗的不光是保守者;反叛者,由于急于与一切和一切人对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有多么驯服;他们所反叛的,仅仅是被阐释为(被预先阐释为)值得反叛的东西。
本书《帷幕》是昆德拉于2005年3月出版的最新作品。作为《被背叛的遗嘱》和《小说的艺术》的延续,随笔《帷幕》概述昆德拉在前两者中的思考,并以更自由的笔触探索与历史和生活现实交混的小说艺术世界。
《帷幕》原作以法文写成,在法国一出版,所有全国性的报纸、杂志,比如《世界报》、《解放报》、《费加罗报》、《快报》、《新观察家周刊》、《观点周刊》均以专文评论,并被读者评为最为广泛的权威文学杂志《读书》当年最有价值的十本书之一。《帷幕》的中译本由昆德拉指定译者——他唯一的中国学生、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董强翻译,是为期待已久的中国读者献上的一份金秋厚礼。
米兰·昆德拉撕裂了遮盖着世界和文学的帷幕,他将我们带到友邦,带到拉伯雷、福楼拜、司汤达、塞万提斯、加西亚·马尔克斯、富恩特斯、罗伯特·穆齐尔和荷马的土地上。《小说的艺术》和《被背叛的遗嘱》中继续的拯救事业,如今在《帷幕》中达到顶峰。
范昀:撕裂帷幕,敞开生命 米兰·昆德拉又一次与诺贝尔失之交臂,这次败于年轻的奥尔罕?帕慕克,看来他真的没希望了。岁月无情,过去的终将过去。翻阅年逾八旬的老昆德拉新近出版的小说,让我们禁不住怀疑,他的创作是否还有未来。古谚说:“老狗学不会新把戏”。是的,创造力...
评分梁捷:一把扯下帷幕 这是昆德拉被译成中文的第14本书,由他在中国唯一的入室弟子董强教授操刀。可以肯定的是,短时间内我们也再看不到昆德拉的新著了,能翻的都翻完了。昆德拉写这本书用了三年,而他也已经八十岁了。 昆德拉曾经写过三本文学评论集,《小说的艺术》、《被背...
评分我回来了,在我的鼻涕声中我的假想出差结束了,继而我开始咳嗽了起来。 这次的工作比预期的时间要长,对方的想法不明确,对前期的工作也不甚满意,加之到了年底每个人都忙忙叨叨的,又带了个新人对方想要给个下马威也未可知,反正一切在缓慢而沉闷的节奏当中进行,好...
评分“艺术并非要像一面巨大的镜子,记录下历史的所有起伏,所有变化,以及它的无穷重复。艺术不是在历史的行进过程中紧紧追随每一个步伐的军乐队。它的存在是为了创造它自身的历史。将来有一天,欧洲所留下的,将不是它重复的历史,因为这本身没有任何价值。唯一有机会留存下去的...
评分在昆德拉心中所谓的世界文学就是欧洲文学,所谓的世界就是以欧洲为中心,为主体的世界。他探讨欧洲的民族霸气主义以及地方民族主义对文学,文化,艺术上的消极影响以及这种不平等性倒是深入人心。其实最具代表的国家应该是中国,在本国,民族化已经渐渐淡化,汉化,许多...
昆德拉小说美学的直接土壤在这本里得到了最全面的提示,随着对现代小说意识溯本逐源的最后一次回望,横亘在小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诗性帷幕落下了,这种现代主义小说的传统也要开始了自己的继承之旅。
评分继《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相遇》所读的第四本昆德拉随笔集,个人觉得这部的阅读难度是最小的。在这部书里,昆德拉说小说艺术的存在理由在于:“小说的人物并不要求人们因他们的德行而敬仰他们。他们要求人们理解他们,这是大不相同的。史诗中的英雄总能获胜,或虽败也能将他们的伟大保持到生命最后一息。堂吉诃德败了。而且毫无伟大可言。因为,一切突然变得清晰:生活的本来面目就是一种失败。我们面对被称为生活的东西这一不可逆转的失败所能做的,就是试图去理解它。”
评分对于如何欣赏小说很有启发的一本随笔集,会让人对其中评论过的小说产生极大的阅读兴趣。
评分昆德拉小说美学的直接土壤在这本里得到了最全面的提示,随着对现代小说意识溯本逐源的最后一次回望,横亘在小说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诗性帷幕落下了,这种现代主义小说的传统也要开始了自己的继承之旅。
评分没有能力谈论自己小说的小说家是失败的,能写出一流小说,又能写出一流小说评论的小说家是清醒和伟大的。米兰昆德拉被国内“非读者”莫名其妙地贴上与其立场恰恰相反的“小资”标签,甚至被有些人认为只是个二流小说家(对,我就是在反对雷蒙德卡佛的序言。雷氏短篇小说独有的留白,也许是结构技法上的创新,但把所有重要的值得展开的内容略去之后,读者该如何进入作者开启的世界,又该如何找到艺术作品中必须有的心灵契合点、超越之所在?)我清楚地知道,自己并没有读懂任何一本米兰昆德拉,但这并不妨碍我一本本地收集。文学作品和成长一样,时间的沉淀,生命的展开,经验的累积,是开启纸页中那个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唯一钥匙和途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