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先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简要回顾了岭南地区从先秦到元朝的历史,之后以侣世纪为中心,详细考察了从明朝初期直到1850年前后岭南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的互动过程。
本书指出岭南环境和经济史中有五个里程碑式的事件:宋元时期汉族移民对瘴气免疫能力的提高和水利设施的建设,使得他们能够深入到土地肥沃的河谷地带,并逐渐取代了土著民族;珠江上游农业开垦导致的水土流失,在蒙古人?侵时被南逃到珠江口的汉人拦截下来,最终塑造出了珠江三角洲;16世纪中期开始的商业化进程;促使珠三角的农民改稻种桑(蔗),从而改变了土地耕作的模式;17世纪中期危机之后,岭南人口的持续增长促使清政府采取了鼓励垦荒的政策;人类的垦荒活动使得岭南地区的森林分布日趋零碎,生态系统被不断消耗,以华南虎为代表的物种不断消失。而在这些里程碑式事件的背后,发挥作用的是三种驱动力量:气候变迁、人口变动和经济的商业化。
朱元璋的重农政策,改变了岭南的面貌,人口数据为黄册,耕地数据称为鱼鳞图册,是因为小块土地被标示出来像鳞片。 金丝猴皮做皇帝的帽子,虎皮做军官的制服。 明初的15个熔炉每年要生产70万斤的生铁。宋应星说,明晚期广西供应全国用锡tin的80%。 广西成为广东稻米短缺的供应来...
评分朱元璋的重农政策,改变了岭南的面貌,人口数据为黄册,耕地数据称为鱼鳞图册,是因为小块土地被标示出来像鳞片。 金丝猴皮做皇帝的帽子,虎皮做军官的制服。 明初的15个熔炉每年要生产70万斤的生铁。宋应星说,明晚期广西供应全国用锡tin的80%。 广西成为广东稻米短缺的供应来...
评分朱元璋的重农政策,改变了岭南的面貌,人口数据为黄册,耕地数据称为鱼鳞图册,是因为小块土地被标示出来像鳞片。 金丝猴皮做皇帝的帽子,虎皮做军官的制服。 明初的15个熔炉每年要生产70万斤的生铁。宋应星说,明晚期广西供应全国用锡tin的80%。 广西成为广东稻米短缺的供应来...
评分本书探讨的主要问题是明清两代岭南地区在农业发展、商业活动、人口变化、气候变化等因素相互影响下的生态环境变迁过程。作者对于岭南地区的经济系统形成与演变过程分析,尤其是其中一些因果链的构建过程尤为精彩。本书主旨在于环境变迁,但作者将主要的功夫用在经济史,尤其是...
评分朱元璋的重农政策,改变了岭南的面貌,人口数据为黄册,耕地数据称为鱼鳞图册,是因为小块土地被标示出来像鳞片。 金丝猴皮做皇帝的帽子,虎皮做军官的制服。 明初的15个熔炉每年要生产70万斤的生铁。宋应星说,明晚期广西供应全国用锡tin的80%。 广西成为广东稻米短缺的供应来...
老虎吃人了,然后呢?没有然后了,本书已结束,辄馨同学对此耿耿于怀,啊哈哈。。。
评分经济史为主,环境史为辅。对17世纪以前人与环境的互动史勾勒得简约且清晰。18世纪后的部分则过于耽腻史料细节,缺少有力度的论述。
评分煞有介事的闲扯,胡乱抓材料堆事实,看导言以为是个好题目,结果彻底被骗,中文关和常识关都没过的汉学家,加州学派果然没啥好货。
评分挺好读的,但是主标题离题好远,虎米丝泥简直大家来找茬,等着看作者什么时候绕回来,心塞。
评分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