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文革"

重读"文革"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香港] 许子东
出品人:
页数:298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1-1
价格:3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86214
丛书系列:许子东讲稿
图书标签:
  • 许子东
  • 文革
  • 历史
  • 历史与记忆
  • 文学理论
  • 文学
  • 政治
  • 随笔
  • 文革
  • 历史
  • 社会
  • 反思
  • 记忆
  • 政治
  • 时代
  • 批判
  • 思想
  • 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大部分文章2000年曾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原题《叙述“文革”》,出版社改题为《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据说当时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听到此书是重新解读“文革”便有些质疑,后来经过其他编委解释才知并非(至少不会全是)“新左派”重新评论“文革”。在《重读"文革":许子东讲稿(第1卷)》里,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拙作出版后有不少批评,缺陷疏漏当然不少。本想借这次出版《讲稿》的机会,将研究范围扩大五、六十部或七十部“‘文革’小说”(主要包括近十年的作品),但因为生病,这个重写计划也暂时没有完成。期待日后还有再版续写的机会。

但这一卷《重读“文革”》,还是对《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订增删。一方面是文字修订,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第六章到第九章的内容……最近十年常越界电视,有网友观众批评我常常在讨论现实问题时提到“文革”,“为什么老是念念不忘呢?”这是他们的疑问。说实话,也是我自己的疑问。我想,于私,是个人记忆。至今仍会在梦中见到父亲在电子管收音机前听九评、北京女红卫兵抄家时亲切的目光:“别害怕,你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街上群众欢呼剪人裤腿、下乡火车启动时的哭声混合东方红乐曲声、下放干部告诉惊讶的村民“尼克松要来了,毛主席决定,这一次不杀他”……怎么办呢?生死在这个时代,偏偏这些印象刻得最深。我很羡慕那些脑子也能和躯体及生活方式一起与时俱进的人们,可我就是不行。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作者简介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为了忘记的集体记忆》《呐喊与流言》《香港短片小说初探》等。自2000年担任凤凰卫视“铿锵三人行”栏目嘉宾。

目录信息

“灾难”的前因与征兆
“灾难”降临方式
考验与拯救
反思与忏悔
重读“文革”的不同方法
海外华文小说中的“文革叙述”
红卫兵——知青的历史命运:以《红色黄昏》为例
红卫兵——知青的理想主义:《金牧场》与《金草地》
对“文革”的几种抗议姿态
附录一 “五十篇小说”目录
附录二 “五十篇小说”作者简介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本书的意义,本就没有想过他增生和加固对文革的某些认识和评价,而是恰到好处地,作为一本品论,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去翻阅和考证所有文革小说的价值和写作重点的我来说,这本书在较大意义上作为一种顺藤的工具,搜略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文革小说。 豆瓣读书序列里面有“100本文...  

评分

读书笔记之《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许子东,三联书店, 2000年版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楚,条理分明。开篇,作者勾勒出集体书写的两层含义:个体的每一次书写都是对整体的改写;而每一次书写又是一次意识形态的介入 (p7)。在结构上,作者按照普洛普的形态神话学里对...  

评分

读书笔记之《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许子东,三联书店, 2000年版 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结构清楚,条理分明。开篇,作者勾勒出集体书写的两层含义:个体的每一次书写都是对整体的改写;而每一次书写又是一次意识形态的介入 (p7)。在结构上,作者按照普洛普的形态神话学里对...  

评分

这本书的意义,本就没有想过他增生和加固对文革的某些认识和评价,而是恰到好处地,作为一本品论,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去翻阅和考证所有文革小说的价值和写作重点的我来说,这本书在较大意义上作为一种顺藤的工具,搜略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文革小说。 豆瓣读书序列里面有“100本文...  

评分

这本书的意义,本就没有想过他增生和加固对文革的某些认识和评价,而是恰到好处地,作为一本品论,对于没有足够时间去翻阅和考证所有文革小说的价值和写作重点的我来说,这本书在较大意义上作为一种顺藤的工具,搜略了一些颇具价值的文革小说。 豆瓣读书序列里面有“100本文...  

用户评价

评分

第一次读这种文学理论著作,感觉作者的用意之深,仿佛庖丁解牛,目的不是为了吃牛肉,而是为了展示完整的牛骨架。

评分

重点可以写篇文章讲一下书里提到的四种“自省”。有没有第五种呢?

评分

里面内容不好消化啊!提到很多书都没看过。这个角度说文革还挺有意思

评分

最后一篇长文极为抒情。Kindle版达成。

评分

书名应改为重读文革小说,那些小说不过是作者自己对文革的想象和再建构,和文革本身关系并不大。话说回来,像普罗普那样视小说解剖成若干结构的排列组合的,有些无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