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会史论

文明社会史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亚当•弗格森
出品人:
页数:352
译者:林本椿
出版时间:2010.5
价格:45.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8074957
丛书系列:启蒙运动经典译丛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苏格兰启蒙运动
  • 历史
  • 弗格森
  • 思想史
  • 社会史
  • 文化史
  • 文化
  • 文明史
  • 社会史
  • 历史研究
  • 社会发展
  • 文化演变
  • 制度变迁
  • 人类文明
  • 历史理论
  • 社会结构
  • 历史进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弗格森的《文明社会史论》出版于1767 年, 当时他已经在爱丁堡大学担任道德哲学教授。总的看来, 这本书的内容涉及两个大的方面: 社会政治理论和对商业文明的批判。关于该书的题目, “文明社会” (Civil Society) 其实也可以译作“市民社会”或“公民社会”。在这里有必要从词源学上对“文明”的起源和演进作一推敲。英文的“文明”是‘civil’, 来源于从希腊文转化来的拉丁文词根“civis”, 意指公民。②中古英文中是没有“civilization”这个词的, 该词首先出现在英文中是18 世纪早期, 而且是作为法律术语出现的, 与苏格兰和英格兰合并这一事件有较大关系。它最普通的含义是指“将英格兰习惯法纳入苏格兰市民法(公民法) ”的过程。到18 世纪中期为止, “civilization”与“civilian”一词还是同源的, 指公民或罗马法学家。18 世纪后半个世纪, 随着苏格兰高地原始公社制的崩溃, 导致苏格兰社会向现代商业社会转化, 与此同时, “文明”一词也获得了它的另一个意义。1828 年的韦伯斯特《美国英语字典》中, “文明”的定义如下: “文明的行为、或文明开化的状态, 即一种举止高雅、脱离了野蛮生活的粗俗, 并且在艺术与学识上取得进步的状态。”这样, 文明获得了与“野蛮”、“不开化”相对的含义, 即得自苏格兰高地摆脱野蛮状态所取得的进步。③深受古典教育熏陶的弗格森在使用“文明”一词时, 是从古典意义上讲的,所以在弗格森那里,“文明的”即意味着政治的。

作者简介

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 , 1723 - 1816) 是18 世纪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之一。18 世纪, 在法国启蒙运动发生的同时, 英伦北部的苏格兰有着另一场启蒙运动, 他们倡导的原则与法国思想有着很大的区别, 具体表现在: 他们几乎一致反对自然状态说和社会契约论, 对理性普遍采取低调态度或者有着不同的解释, 强调情感的力量, 并从英国传统的经验主义出发, 对社会变迁的原因和规律、对商业文明所面临的新问题进行了探索和解释。其中著名的思想家有大卫·休谟、亚当·斯密等等, 在他们当中, 亚当·弗格森对新兴的商业文明进行了颇有先见的批判, 使他与休谟和斯密对近代商业文明的乐观主义相区别开来, 也意味着弗格森的社会思想与苏格兰启蒙运动学术主流相左。

目录信息

第一章 论人性的普遍特征
第一节 关于蒙昧状态的问题
第二节 自我保存的天性
第三节 人类联盟的天性
第四节 争斗和分歧的天性
第五节 智力
第六节 道德情操
第七节 幸福
第八节 续第七节
第九节 国家的幸福
第十节 续第九节
第二章 论野蛮民族的历史
第一节 有关这一问题的古代文献记载
第二节 财产确立以前的野蛮民族
第三节 打上财产和私利印记的野蛮民族
第三章 论政策和艺术的历史
第一节 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政治机构史
第三节 国家的一般目标及相关的机构和方式
第四节 人口和财富
第五节 国防和征服
第六节 公民自由
第七节 艺术史
第八节 文学史
第四章 论民用艺术和商业艺术的进步所产生的后果
第一节 艺术和专业的分工
第二节 艺术和专业分工所产生的等级制度
第三节 文明国家和商业国家的风尚
第四节 续第三节
第五章 论国家的没落
第一节 假想的国家辉煌及人类事务的枯荣沉浮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暂时成就和疲塌
第三节 文明国家民族精神的疲塌
第四节 续第三节
第五节 国家的浪费
第六章 论腐化堕落和政治奴役
第一节 腐化堕落概述
第二节 奢侈
第三节 与文明国家相伴而生的腐化堕落
第四节 续第三节
第五节 趋向政治奴役的腐化堕落
第六节 专制政体的发展和终结
索引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看文艺复兴的书,果不其然地自认为有启蒙的意味,只是与其他史书一样,记不住,就其摘抄写下个人想法意见。 第一章 论人性的普遍特征 在第二节的人具有“自我保存的天性”中写道:“爱是一种心思超越自身的情感,是把某个人当作自己爱的对象的那种。爱是一种自我满...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看文艺复兴的书,果不其然地自认为有启蒙的意味,只是与其他史书一样,记不住,就其摘抄写下个人想法意见。 第一章 论人性的普遍特征 在第二节的人具有“自我保存的天性”中写道:“爱是一种心思超越自身的情感,是把某个人当作自己爱的对象的那种。爱是一种自我满...

评分

这是我第一次看文艺复兴的书,果不其然地自认为有启蒙的意味,只是与其他史书一样,记不住,就其摘抄写下个人想法意见。 第一章 论人性的普遍特征 在第二节的人具有“自我保存的天性”中写道:“爱是一种心思超越自身的情感,是把某个人当作自己爱的对象的那种。爱是一种自我满...

评分

[英]亚当•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45.00元。 弗格森是亚当•斯密的同辈人,长期任爱丁堡大学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教授,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格森与斯密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曾是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弗...  

评分

[英]亚当•弗格森《文明社会史论》,林本椿、王绍祥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5月,45.00元。 弗格森是亚当•斯密的同辈人,长期任爱丁堡大学自然哲学和道德哲学教授,也是苏格兰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弗格森与斯密的关系非常微妙,他们曾是同事,也是很好的朋友。弗...  

用户评价

评分

苏格兰启蒙运动经典,不难发现盎格鲁萨克逊传统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跟德国唯心论不是一个路子,因而这两个国家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也很不一样。当初去找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福柯在讲座里专门引用过。

评分

苏格兰启蒙运动经典,不难发现盎格鲁萨克逊传统对市民社会的理解跟德国唯心论不是一个路子,因而这两个国家现代化和资本主义化的道路也很不一样。当初去找这本书完全是因为福柯在讲座里专门引用过。

评分

弗格森对历史的解读立于苏格兰经验主义传统,社会形态不是人类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出于人类的本能形成,社会秩序在集体无意识的人类活动中涌现。人类的本能、习惯、冲突、斗争、财产、短期理性和看似盲目的个人行动都构成了上帝完美、和谐的规划的一部分,并促进了人类的幸福。弗格森反对唯理主要和契约论的历史观,提出了一种有关历史和社会秩序的非认知、非理性主义的理论,是结构功能主义的先声;强调社会冲突是社会变迁和文明进步的动力,是社会冲突论的先声;提出社会行动无意后果说,是哈耶克自发秩序理论的先声;认为文明晚期必然会腐化堕落,根源在于公民美德的流失,民众沉迷于感官享受,逃避政治义务,精神萎靡不振,最终走向僭政、专制和奴役,是斯宾格勒文化形态史观的先声。此外,弗格森还是最早对现代性问题进行反思的天才思想家。

评分

我为自己有耐心读完弗格森东拉西扯、絮絮叨叨的“论述”感到惊奇。。。他着迷于人性和美德,这也许是汪丁丁说他是现代性批判者的原因吧。。。还有翻译,我都不想吐槽了,书名不说,长句不说,art全译成艺术是为了标新立异吗。。

评分

虽然写得很好,但是一读这种比较散的史论基本上读完记不住什么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