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東西偏見,才可從容面對中國;
把守香港核心,才可拒絕淪為邊緣。
香港,既要顯示優勢向中國尋機會,又要與之競爭,又怕淪為邊緣城市,終究變得精神分裂,自大又自卑。
香港要把守哪些獨有元素,要拆解哪些新聞表象的偏見,才可從容面對中國,安身立命?所謂邊緣化,其實是否因為香港自甘「內地化」?面對從國民走向公民的思索,如何引領自己以更包容、更多元的胸懷和視野來正視中國和世界,做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公民?
閭丘露薇寫下《不分東西》,正是以上問題的思索錄。她是鳳凰衛視採訪總監,2003年伊拉克戰爭時,唯一在巴格達地區作現場報道的華人女記者。她的新浪微博有近六十萬人關注,是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媒體人之一。她生於內地,為哈佛大學的尼曼學人,但她更認同自己是屬於這個城市的香港人。
這朵「戰地玫瑰」轉身為「真相玫瑰」,試為香港、為中國打開窗口,從事件透視資訊和價值觀的不同如何帶來偏見與機會。 本書獲中港各地具影響力的學者及文化人推薦,包括陳冠中、梁文道及周保松等;更收錄了作者與導演賈樟柯、清華大學人文社科學院政治系副教授劉瑜的對談,探討資訊如何影響判斷,尋找中國人缺乏的清晰價值觀,與及怎樣展現公民精神。
闾丘露薇的书出来了,与闾丘直系的新闻系同学人手一本,好友回家塞给我说,你肯定有兴趣。多谢jounalism的同学不歧视我这个偏门的media。 书刚出版时,有资深人士在围脖推荐说:新闻教科书,新闻系同学都应该看。之前在闾丘博客上看过片段,很多观点在其授课过程中都涉及到了...
评分读此书过半以至如今结尾的时候,标题里的话一直是最大的体会,之所以存在偏见,很大程度上是当事人对资讯的缺乏或者说对其采取本能的抵制,有时候,这非常可怕。 处于媒体、媒体人这个‘中介’位置,在是非曲直和个人价值方面总会面临这样那样的利益博弈,偏见往往就在...
评分关注闾丘露薇多年,有很多原因。因为她是我的老乡(上海人),因为她是我的校友(复旦大学毕业),因为她学过哲学(我有一定的哲学情结),还因为我和属于一个年代。此外,我钦佩她的事业、她的责任感、她的为人。 虽然没有与她有过直接接触,但是从朋友那里了解了不少她的事情...
评分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 偏见是自于对资讯掌握的多少 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 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 善良的内心一样会产生偏见 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 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资讯 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观点不符的人产生抗拒 严重的会质疑那些提出看法的人的用心 ...
本身比较相信闾丘露薇的人品~香港人对大陆人有一种优越感,而现在正在降低,所以他们拼命维持,这是我的感受,特别是那些比较下层的人~不过我们的民主、政治体制等确确实实有很大的问题~ 另外,我想我们在想香港与大陆时总是爱贴标签,香港人是怎样怎样,大陆人是怎样怎样,但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即便有相同之处,也不能一概而论~
评分港版和大陆版差别如此大!
评分留港多年,在媒體滾了一圈又兜出來,再看這本書特別親切有共鳴
评分简述了不同文化产生的沟通的困难
评分要能堅持/要能透析自己/要能追視真相。。。要多少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