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子學之講論,歷來皆因襲故常,未見有通貫全部之整理與鞭闢入裏之疏通。至於新近二十年來,幸有超越前代之成績;而錢穆硃子新學案之富贍,與牟宗氏心體與性體之精嚴,尤為卓著。
錢氏撰述硃子新學案之主旨,在本於硃子之原書,以講述硃子之學術;而於文集、語類之稱引,尤特為詳悉。
全書分五大冊,都一百餘萬言。其內容可約為三大部分:一、思想之部:此又分為「理氣」與「心性」兩部分;第一、二兩冊屬之。二、學術之部:此又分為經學、史學、文學三部分,並添附校勘、考據、辨偽與遊藝、格物之學;第四、五兩冊屬之。三、行事之部:雖以有清人王懋竑之硃子年譜而不復著筆,然介於思想與學術兩部之間,錢氏特為考述硃子早年從遊延平之姑末,及其對北宋五子與南宋湖湘之學、浙東之學之評述,以及硃陸異同等篇,實亦硃子生平學行之所關;此即第三冊之主要內容。
書末有索引,頗利查考。而書首之提綱,分三十二段以論述硃子學之大要,更為讀者提供一方便之門徑。而錢氏對硃子在中國學術史上承先啟後之地位,尤眷眷三緻其意,此亦讀者所宜知。(蔡仁厚)
《錢穆先生全集:硃子新學案(繁體竪排版)(新校本)(套裝共5冊)》內容簡介:錢穆先生全集,在颱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颱灣聯經齣版事業公司2010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齣版。作為海峽兩岸齣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齣版,對原版本進行瞭重排新校,審慎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麵存在的疏誤。至於錢穆先生全集的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朱子学札记-理学部第一节:理气论(摘录) 说明: 1.说征引文献,以后人之梳理总结言语为主,至于古人原典中内容,则汇编为资料一册,各自别行。 2.关于思想渊源虽多借鉴于后人总结,于朱子语之按语则主要皆断以己意。 3.文中红字八九成是我初读《朱子新学案》时的批注,理解...
評分第二节:心性论 一、渊源与性质 A.古典渊源: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易系辞》:继之者善,成之者性。 B.宋儒渊源之一——伊川 伊川: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
評分朱子学札记-理学部第一节:理气论(摘录) 说明: 1.说征引文献,以后人之梳理总结言语为主,至于古人原典中内容,则汇编为资料一册,各自别行。 2.关于思想渊源虽多借鉴于后人总结,于朱子语之按语则主要皆断以己意。 3.文中红字八九成是我初读《朱子新学案》时的批注,理解...
評分第二节:心性论 一、渊源与性质 A.古典渊源: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易系辞》:继之者善,成之者性。 B.宋儒渊源之一——伊川 伊川:性即理也,所谓理性是也。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
評分读《朱子全书》关于释氏部分,随感较多。大都是直接发在了空间的“说说”里,积累了好几条。先存在这里,以待日后整理。 近日打算像之前写的《朱子学札记-理学部》一样,条例一下朱子论释氏语。回头整理好一并发这里。 【佛教所谓“作用是性”】“运水搬柴,神通妙用”就...
大緻翻閱一遍。 裏麵幾乎每一個章節的題目都可以做碩論、博論,目前也大都被研究過瞭。但目前為止對硃子的文獻學方麵貢獻進行全麵梳理的學術史研究的專論目前好像還沒有。
评分始窺硃學之廣大精微,益知賓四之深宏大器。嚮學思想史,以為賓四不如芝生,近方知思想史必閤時代而言。論硃子之學,須有的而放矢,未知宋儒之大方嚮,何論道學之真精神。次則知讀書治學,須謙下而用力,博學而真知,往日之非,當一意蕩去。
评分讀提綱、理氣論、鬼神論部分。
评分錢穆對硃熹的理解大體到位,唯言語上過譽。似是硃子學的類書,可做硃熹全集的津梁,與陳榮捷的硃子研究閤參,大體盡瞭。但對硃熹哲學無發明,為其弊。是讀全集的好注解。與牟宗三的爭執也隱見。
评分雖不如陳榮捷,但是在硃子學領域應該是開闢新路的,以至於他的學生餘英時的硃子著作還有本書的痕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