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傢、。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傢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瞭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錶作有《先秦諸子係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齣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錢穆先生全集:國學概論(繁體竪排版)(新校本)》內容簡介:錢穆先生全集,在颱灣經由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整理編輯而成,颱灣聯經齣版事業公司1999年以《錢賓四先生全集》為題齣版。作為海峽兩岸齣版交流中心籌劃引進的重要項目,這次齣版,對原版本進行瞭重排新校,審慎訂正文中體例、格式、標號、文字等方麵存在的疏誤。至於錢穆先生全集的內容以及錢賓四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的注解說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6月25日,读钱穆《国学概论》。 钱先生开篇即言:“国学,乃一时代之名词”,此真灼见。 我读此书,尤为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曰由汉代今古文之争延续而来的经史问题;一曰由宋明理学与清代考据之间的爱恨情仇带来的知识与道德问题。二者其实即一个问题:以往由经学担负的价值...
評分宾四此书,属稿三数年前。每一章就,辄以油印本相寄,要余先睹之。予病懒,不自收拾,书缺有间,惟九章“清代考证学”、十章“最近期之学术思想”以邮致最后得存。馀八章余皆亡之矣。虽然,其自出手眼,于古人貌异心同之故,用思直到圣处,则读九、十两章,而全书固可以三隅反...
評分宾四此书,属稿三数年前。每一章就,辄以油印本相寄,要余先睹之。予病懒,不自收拾,书缺有间,惟九章“清代考证学”、十章“最近期之学术思想”以邮致最后得存。馀八章余皆亡之矣。虽然,其自出手眼,于古人貌异心同之故,用思直到圣处,则读九、十两章,而全书固可以三隅反...
評分过去有句话,叫“打了不罚,罚了不打”,其实就是在讲一个道理:法律的效力是排它的,也就是说,对于法律管理范围内的事情,道德不应该也不允许再插手。但是实际上呢?民间往往忽略这一点。厦门易中天说,由于历史传统原因,中国人法律意识淡薄,凡是容易首先诉诸道德。在我理...
評分“本書特應學校教科講義之需,不得已姑采梁氏《清代學術概論》大意,分期敍述。於每一時代學術思想主要潮流所在,略加闡發。其用意在使學者得識二千年來本國學術思想界流轉變遷之大勢,以培養其適應開啟新的機運之能力。時賢或主以經、史、子、集編論國學,如章氏《國學概...
雖然歸納而來的一些觀點可疑,不過整個的貫通很有趣
评分一套。
评分很好的國學入門書,理清整個中國學術史之輪廓,錢賓四的論述雖不免簡略但也扼要精當。
评分雖然歸納而來的一些觀點可疑,不過整個的貫通很有趣
评分本書爲民國十二年至十七年錢先生在中學教授所用講義,今日於非專門有事於國學者,恐亦有一定難度矣!本書要點在於指示古今學術流變大趨,而以號召天下華胄戮力於民族精神之發揚與物質科學之認識爲終瞭。很值得閱讀。錢先生稱此書爲學術未精時之作品,蓋書中時有與後來意見不同之處。可見學術之進益,永無止境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