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樹靜子(1938— ),日本當代傑齣作傢,備受埃勒裏•奎因推崇的日本推理大師,日本首位具備海外知名度的女性推理作傢。
1969年,憑藉《天使在消失》入圍第15屆江戶川亂步奬決選。1973年,《蒸發》獲第26屆日本推理作傢協會奬。1989年,《第三個女人》獲法國冒險小說大奬。20 06年被授予推理文壇成就奬——第10屆日本推理文學大奬,也是第一位榮膺此項大奬的女性推理作傢。2010年,日本TBS電視颱和朝日電視颱為紀念 “夏樹靜子‧作傢40年”分彆推齣《W的悲劇》和《天使在消失》特彆劇,足見她在讀者心中的地位。
作品大多以傢庭中的情感羈絆為齣發點,以精彩絕倫的詭計為核心,輔以細膩真摯的情感描寫,兼具解謎的樂趣與人性的關照。作者對於人物內心細微情感的精準把握,尤其是對女性糾結復雜的內心的生動描摹,在整個日本推理文壇上也是無人可及的。
颱風過境當日深夜,投宿玄海飯店的客人被人勒死在客房裏。
一個多月後,玄海飯店的社長在傢中中毒身亡。兩起案件的案情平淡無奇,警方卻感覺麵前有一座無形的高牆。
女記者在采訪中與一女嬰結緣。探訪中,女記者驚覺女嬰的母親竟對親生女兒産生殺意。不久,冷血的母親在密閉的傢中神秘死亡,死前遺言令女記者如墜迷霧。
三起案件的交匯之處隱藏著怎樣淒苦的詭計?當最後一層僞裝卸下,真相倏然展現,調查者卻愧然止步……
时至今日,再回头评断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作品往往需要勇气,因为“时至今日”这四字本身通常也极容易变得模糊不清,用不到二三年的时间,当下的时新就要变成昨日黄花。 可是,“时至今日”,读夏树静子的这一部《天使正消失》,倒也用不着像读一些六七十年代作品时做好倒...
評分只有母亲最懂母亲,这句话说的大概就是夏树静子和她的《天使在消失》。 故事着实简单,但在不长的篇幅里,却交代了数名主要角色围绕着各自利益所展开的行动。故事的主线是由亚纪子这个杂志编辑的调查串联起来的,只是一次偶然,让亚纪子和一位患有重症的女婴结缘,认识了一位...
評分對於社會派推理不感冒的我,當我讀完了夏樹靜子《天使在消失》之後果斷地給了五星,甚至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對於夏樹靜子的認識還要從群眾出版社的那套日本推理小說文庫說起,那時對於日本推理也就是剛剛起步的階段,反正只要是文庫裏的書,就是一個字--看。或許因為第...
評分如果虚构的人物足够伟大,读者往往就会忽略其本身的不真实性。这句话似乎有点拗口,举两个例子——提到艾勒里-奎因这个名字,你想到的是一个创作古典推理的作家还是一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虽然伦敦根本没有贝克街211号B室这个地址,但是每年仍有无数的信件寄给住在这里的福...
評分如果虚构的人物足够伟大,读者往往就会忽略其本身的不真实性。这句话似乎有点拗口,举两个例子——提到艾勒里-奎因这个名字,你想到的是一个创作古典推理的作家还是一对表兄弟合用的笔名?虽然伦敦根本没有贝克街211号B室这个地址,但是每年仍有无数的信件寄给住在这里的福...
不愧是主婦作傢,對嬰兒的觀察和母親心理的把握都控製得很好,也挺細緻的。較巧妙的布局,輔以細膩復雜的情感描寫,兼具解謎的樂趣和人性的劇照。最後的逆轉十分漂亮,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讀畢,四星半。
评分封麵如此違和
评分這本書絲毫不遜色於前本w的悲劇,緊湊的故事情節,單一簡潔的犯罪,逆轉的結果,雖然說此書不是特彆齣乎意料,但是全書的結構性十分完整,是一本絕對值得推薦的佳作,比起宮部,我覺得夏樹的文筆著重點更佳,全書評價四星半推薦!
评分不愧是主婦作傢,對嬰兒的觀察和母親心理的把握都控製得很好,也挺細緻的。較巧妙的布局,輔以細膩復雜的情感描寫,兼具解謎的樂趣和人性的劇照。最後的逆轉十分漂亮,給人以溫暖的感覺。讀畢,四星半。
评分我讀過的女性作傢寫的推理小說屈指可數,看介紹,這位夏樹靜子來頭不小,帶著興趣和瞻仰開始讀這個故事,讀著讀著有些微微失望,覺得沒傳說中這麼牛掰嘛,而且其實涉案人員真的不多,不算很難猜,但到最後結局大反轉,恍然大悟,再迴想故事,又覺得誌保好偉大,母愛好偉大,有點像≪嫌疑犯X的獻身≫裏的石神,但女記者可比加利略有人情味多瞭。書裏唯一不是很能理解的是,誌保死後,去她墳上悼念她的怎麼是爸爸呢,女記者到誌保傢探求真相時,也是爸爸接待,解答,對誌保母親的描寫就一句話帶過,這個爸爸不是繼父嗎,不是應該和媽媽更親嗎,不解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