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浩(Hoyt Tillman),1944年生。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导师是史华兹(Benjamin J.Schwartz)和余英时。毕业后,他加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宋元思想史研究。著有《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儒学话语与朱子说的主流化》等,编有《宋代思想史论》。
《朱熹的思维世界》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对的绝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圈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竟还只是初步的尝试,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家的东西。
在不同时期面对着不同的争论对手,张栻、陈亮、叶适、陆九渊,朱熹采取的策略与论辩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朱熹的思想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思想是在与同时代人的争辩中形成的,这也构成了本书写作的基本框架。故有论者认为,与其说此书是朱子学的...
评分最近读完了田浩先生的《朱熹的思维世界》,而且有幸见到了田先生本人。田先生此书主要从政治环境和学术两个维度交叉考察朱子理学为何崛起于宋学各流派之上,成为官方正统学问的过程,以及朱熹本人在此过程中的行为。我对田浩先生专攻的宋代道学并不擅长,因此书中很多朱、...
评分朱熹研究有三种典型的理路:陈来先生的《朱熹哲学研究》(后来改名为《朱子哲学研究》)是哲学史的进路;余英时先生的《朱熹的历史世界》是文化史的进路;而田浩先生的这本《朱熹的思维世界》,则处于哲学与文化之间,采取的是思想史的进路。 如果说,哲学史研究呈现的是朱熹的...
评分在不同时期面对着不同的争论对手,张栻、陈亮、叶适、陆九渊,朱熹采取的策略与论辩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朱熹的思想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思想是在与同时代人的争辩中形成的,这也构成了本书写作的基本框架。故有论者认为,与其说此书是朱子学的...
评分在不同时期面对着不同的争论对手,张栻、陈亮、叶适、陆九渊,朱熹采取的策略与论辩的侧重点并不相同,朱熹的思想因此而呈现出不同的面相,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熹的思想是在与同时代人的争辩中形成的,这也构成了本书写作的基本框架。故有论者认为,与其说此书是朱子学的...
去载,田浩携其女田梅(从父业)赴济南讲座,听过两场,一场是关于这本书,一场是朱子家礼·婚礼於中国之复兴。觉得此人的书写的比讲得要清楚一些。另此人甚为和善。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叫朱熹的思维世界,不如说是南宋道学史。作者在开篇就亮出自己的观点:朱子的巨大影响对南宋其他道学家形成了遮蔽,而本书就是以文化还原论的方式进行解蔽。通过这本书第一次了解到张九成,写胡五峰和张南轩也和之前在教科书看到的不一样,很有新鲜感。
评分可以。田浩(Hoyt Tillman),1944年生。本科学习美国史和欧洲史,研究生转向中国史研究。1976年取得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历史学博士学位。主要导师是史华兹(Benjamin J.Schwartz)和余英时。毕业后,他加入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历史系,主要从事宋元思想史研究。著有《功利主义儒家:陈亮对朱熹的挑战》、《儒学话语与朱子说的主流化》等,编有《宋代思想史论》。
评分第一遍看的时候,被那些大篇幅的哲学讨论迷住了双眼,颇觉无聊,但是读书会之后,感觉可以跳出来看,比如:南宋学术大牛成长史,道学如何从多元走向一统,朱熹为什么成为道学首领,道学何时成为一个有组织纪律,有核心有外延,有战斗力的学派,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后代中国思想。作者在书中是想强调朱子学内部是有异议的,而不是铁板一块的“存天理,灭人欲”,朱子学的生命力来源于其发展之初吸收甚至兼容了其他学派。
评分余英时门人,南宋思想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