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钱穆先生全集:中国历史研究法(新校本)》主要内容包括:如何研究通史、如何研究政治史、如何研究经济史、如何研究学术史、如何研究历史人物、如何研究历史地理等。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命令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九八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
此书由钱老的八篇演讲稿组成。个人认为对于准备研究历史,或者不知道从何处入手、不知道哪些方面研究历史比较有价值等方面困惑的人,可以深入浏览此书。作者从一些角度分析了如何研究历史,从哪些角度研究历史比较有新意。此书是一篇具有方法论意义的研究历史的书籍。
评分之前读钱老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感觉颇有所得。因此也就一气买了这本《中国历史研究法》。对于我等喜读历史的读者来说,虽说还谈不上“治史”,但为何读史,如何读史,终究是应该考虑一番的问题。钱老的此书,正是讲的读史的意义和方法。因此,以钱穆史学界“一代宗师”的...
评分 评分本书中,钱先生谈了历史研究方法和观点,分别从通史、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学术史、历史人物、历史地理、文化史八个角度,集中体现了钱先生的治史思想。这八个角度,涵盖了史学中主要的分类,对我们了解钱先生的史观,乃至形成自己对中国历史比较全面的认识很有帮助。 在序...
作为在唯物史观中浸淫了多年的人表示醍醐灌顶。。。虽然感觉钱老化学没学好导致举例不恰当神马的(╯▽╰)
评分如何研究学术史、如何研究历史人物两章深受启发
评分更适合给高中生做中国史学的启蒙读物
评分事隔数年再读,反觉味淡的紧.商榷之言不少...
评分1.叫“研究法”,但方法论占比极小,更倾向于各个研究方向的分析视角。2.本书不乏一时之论,读来感觉似乎更宜划分至史学史的层面进行阅读。行文中透出二十世纪初在西学影响下传统学问要在时代洪流中找到一个立足点并证身份的仓促感与焦灼。“政治制度”“社会”这样的概念都是从与西方定义与中国之区别入手讲述的,可以说虽未使用西方之概念,却沿用了西方之动机。其中很多观点有待商榷,却又可以作为时代的证据而存在。3.通史部分提出的传统性、变异性、特殊性框架贯穿全书。4.书中所提的各个问题确实很具有纲领意义,如“能绵延此一大一统规模于几千年而不坠”根本就是“中国封建社会延续性”的逆向表达,一者从能延续-有优势,另一者从未能发展出更先进社会形态-有劣势,分别进行阐释。如果能在阅读中进行这样的双向思考是不错的训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